首頁>要聞 要聞
“數字空管”為飛行服務——我國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體系建設取得階段化成果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題:“數字空管”為飛行服務——我國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體系建設取得階段化成果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飛常準”、“航旅縱橫”以及各大航空公司推出的一大波移動應用幾乎成了經常出行人群必備軟件。乘機、接送機看時間,用機場雷達看天氣,看飛機實時位置——這些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后臺日益先進的民航數據通信技術。
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長馬兵日前表示,經過十幾年持續推進,我國大、中型機場實現了數字化自動航站情報服務和數字化放行服務。99座以上航空器適用率超過了97%,作為中國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的核心項目,數字空管集成系統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民航強國,空管先行”
空管作為民用航空運行體系的中樞,在建設民航強國中擔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馬兵介紹,當前,以先進的航空通信、航空導航和航空監視為核心技術的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已于2004年開始在全球實施。我國也于2007年開始規劃發展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估計將于2025年完成。根據中國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民航將積極推進航空系統組塊升級計劃和亞太無縫空管計劃,加快推進構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該系統中航空導航和航空監視技術的基礎之一就是數據鏈通信技術。
當前數據鏈通信技術應用最為成熟的就是數字空管集成系統,包括數字化放行和數字化自動航站情報服務系統。這兩項“黑科技”依靠數據鏈通信技術把飛行員與管制員直接聯系起來,將航班起飛放行和航站情報服務由人工語音處理轉為數字化處理,在提高管制員和飛行員工作效率,大幅減輕雙方工作負荷的同時,增強了信息傳遞的安全性,降低了錯、忘、漏發生概率。
據統計,使用傳統語音方式放行一架航班平均需要100秒,而使用新系統平均只需要60秒。這些時間對于日均起降1000架次以上航班的繁忙機場顯得尤為可貴,同時新系統還提高了放行服務安全性、可靠性。
歷時14年完成兩期“數字空管”建設
近10年來,我國民航業運輸總周轉量實現了15%的年增長率,躍居世界第二,正處于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進程。
2003年8月,亞太地區航行規劃和實施小組第14次會議決定,將數據鏈飛行情報服務的應用作為在亞太地區實施新航行系統的關鍵性優先項目之一。2004年,民航局批示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并盡快推廣應用。2005年,民航局空管局開展了技術規范制定和項目申報工作,于2007年在全國流量排名前15位的空管單位啟動了第一期數字空管工程項目。
馬兵說,未來將基于更加先進的數字空管技術,實現地面對飛機運行的全程實時監視,克服傳統雷達監視手段覆蓋范圍有限的弊端;實現飛行員對所處交通狀況的實時感知,更加靈活地選擇飛行航徑。
“數字空管”建設任重道遠
雖然我國數字空管集成系統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提高空中交通管理數字化技術水平,確保航空運行更精準、更安全、更環保是當下之重。
“數字空管與空管自動化系統、綜合信息顯示系統實現了數字化互通互聯,極大地方便了工作。”民航重慶空管分局塔臺管制員張健提出,希望進一步加大規模化應用程度,實現100%數字化管制服務。
馬兵指出,提高空管服務水平沒有終點。當前,“數字空管”建設還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下一階段,民航空管將持續推進基于數據鏈通信技術的飛行安全全階段數字化管制服務技術,逐步向覆蓋飛行全階段陸地密集航路的全面四維航跡運行(TBO)過渡。最終實現基于數據鏈通信技術的飛行全階段數字化管制服務取代現有管制語音通信,成為管制運行的主要方式。
編輯:秦云
關鍵詞:數字空管 空中交通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