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西藏林芝生態旅游 贏了經濟美了環境
百折千回的尼洋河。經濟日報記者 朱文娟 攝
在魯朗林海高山牧場,為游客提供騎馬服務的牧民邊巴。經濟日報記者 朱文娟 攝
太陽寶座、雪域江南、西藏“瑞士”……林芝擁有馳名中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花海春季、避暑夏伏、童話金秋、陽光冬日……林芝擁有一年四季讓人心馳神往的舒適與韻味。豐富的自然資源,給予了西藏林芝無比受人寵溺的“外貌”。但這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旅游名地,卻創新性地走出一條發展生態經濟、傳承生態文化、促進生態惠民的旅游發展道路。
用心:在保護中求發展
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企業一律不準進入,景區景點開發必須有環保、林勘、災評等相關報告
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氣候最好、生態最佳、民族分布最廣的旅游寶地,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又是其最為亮麗的一張名片。
高標準的城市定位和環境要求,為林芝指明了發展方向。“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后,我們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把生態旅游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林芝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旅發委黨組書記張耕耘介紹。
數據顯示,林芝已使用景區約占可開發面積的30%左右,許多人跡罕至、風景秀麗的旅游資源仍深藏閨中。秉持什么發展理念,對于地處高原、生態脆弱的林芝尤為重要也尤需審慎。
林芝市旅發委黨組副書記、主任旦增桑珠表示,林芝定位國際生態旅游區,“國際”是目標,“生態”是自然資源的體現。
據了解,在林芝,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業一律不準進入,即便是景區景點開發,也必須先做環保、林勘、災評等相關評測報告,此外,林芝還設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在南伊鄉境內的扎貢溝,記者看到幾乎每棵樹上都長著被稱為“環境檢測器”的松蘿。這種植物,只有在生態非常好的環境下才能存活。
在林芝當地和居民的接觸中,記者發現,藏族人都有著自然而然的生態保護習慣。他們敬畏自然、順從自然。不隨意焚燒垃圾、適度捕獵、注意保護水源等,是他們的自覺行為。
用情:在融入中促惠民
推動老百姓融入旅游發展過程,使自然資源不僅成為“聚寶盆”,更成為流向百姓錢袋子的“現金流”
瞄準市場發展需求,林芝重點規劃、引導、發展鄉村旅游業,幫助農牧民獲得真金白銀的實惠。
旦增桑珠說,如果從政績出發,拿出核心優勢資源,迅速開發景區景點,然后交給旅游公司打理,是最為短平快的一種發展路徑。事實上,也有不少旅游公司前來接洽。但林芝最終拒絕了這種誘惑,因為“這樣老百姓很難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目前,林芝把家庭旅館作為鄉村旅游的重中之重,多措并舉、加大投入,無息貸款幫助建造旅館、免費培訓幫助管理旅館、統一規范幫助宣傳旅館,使農牧民的家庭旅館開得起、開得好、開得久。
“我們給個人用于家庭旅館的貸款最高額度是12萬元,現已累計投入300萬元,明年希望提高到1000萬元。”旦增桑珠說。
如今,家庭旅館已經成為林芝旅游的亮點。在扎西崗村,村民平措大叔從2010年就開始經營的家庭旅館,一年能接待游客5000人次至6000人次,年收入約30萬元。
南伊溝是珞巴族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以前,他們主要以狩獵等為生。現在,他們不僅能在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中采集松茸等名貴菌類換取收入,還紛紛辦起了家庭旅館,參與到旅游產業發展中,收入更高了。
林芝還探索多種途徑讓農牧民分享旅游產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收益。“2016年南伊溝景區從景點門票中抽取旅游惠民資金187萬元,覆蓋南伊鄉3個村529名村民,人均超過3500元。”米林縣旅游局局長王翠麗說。
在魯朗林海的高山牧場,農牧民也吃上了旅游飯。牧場附近的牧民邊巴告訴記者,這幾年旅游發展得好,村里的馬隊和射箭項目服務高峰期一天能有3萬元收入,去年他們家還收到了近8萬元的旅游分紅。
用智:在服務中顯品質
“林芝智慧旅游”網覆蓋旅行的“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一部手機游林芝”平臺已有4萬多用戶
在林芝,可以充分感受雪域高原自然風光帶來的視覺震撼,還可以享受資本智本聚集帶來的智慧旅游,感受不同方式、不同層面、不同維度的藏域風情。
著眼打造“人間凈地·醉美林芝”,林芝初步形成了以巴宜區為主的休閑娛樂和民俗文化旅游區,以波密縣為主的森林冰川旅游區,以米林縣為主的峽谷江河旅游區,以工布江達縣為主的湖泊古跡旅游區,以朗縣為主的歷史遺存旅游區,以察隅、墨脫為主的熱帶雨林旅游區。
差異化的定位、多元化的設計,共同凸顯高品質的服務。
魯朗曾經因為道路交通等設施薄弱、住宿餐飲等配套不足,只能讓游客成“過客”。近年來,通過積極引進社會資金,用38億元通過6年多時間打造,變身“夢幻城堡”,吸引游客變成“常客”。當地學校、醫院、商業街等設施一應俱全,生活便捷度和服務力全方位提升,成為藏東南的新地標。
位于魯朗小鎮西區的“魯朗創客”空間,投資約1.3億元打造,目前已與10多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致力完善旅游服務和配套支持,同時打造“西藏的硅谷”。
米林則將“醉美風景”融入更多人文活動。第三屆“集美自然”生態旅游之“最美鄉村越野跑”,日前在扎貢溝景區開跑。通過集“文化、旅行、健身”為一體的村跑活動,讓跑者感受“高原氧吧”的生態環境。
“我們選擇這里,是認為林芝在自然、氣候、人文、特色體驗等方面都很符合鄉野跑的標準和要求。”福建海峽旅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雷鎮冰說,林芝稱得上西藏的戶外運動天堂,本次村跑活動的成功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條件好了,游客來了,怎么引導消費、服務消費?對此,旦增桑珠信心滿滿:“我們建設了‘林芝智慧旅游’網,正在打造‘一部手機游林芝’平臺,已累計有4萬多人在該平臺尋找資源。”平措大叔說:“現在平臺發展了,游客都在網上預訂房間,有獨立衛生間的觀景房最受歡迎。”
記者體驗發現,“林芝智慧旅游”網主要有景區、飯店、家庭旅館、特產價格、旅游線路、航空與交通信息、景點實況等,覆蓋旅行所需的“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
用心、用情、用智,林芝以生態發展為基礎,實現旅游業從單一觀光游到復合消費游、從純粹山水游到多彩文化游、從粗放低效游到精細高效游的轉變,正在獲得環境與效益的雙贏。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林芝 旅游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