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中共創新故事驚艷全球
——中聯部“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地方省委的實踐”第四場專題宣介會側記
今天上午,中聯部院內絲弦裊裊,吟詠回環,蘇州評彈的清音雅樂吸引了來自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印度、西班牙等各國政黨政要和駐華使節,雖然彼此講著不同的語言,但都陶醉其中。
這是中聯部舉辦的第四場“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地方省委的實踐”系列專題宣介會開始前的一幕。中聯部舉辦此活動旨在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地方的實踐和成效,為十九大召開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本次由江蘇省委進行宣介,他們通過機器人、智慧零售、航天、深海潛水、蘇州評彈、刺繡等各種媒介,向外賓們講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動人故事。
盡管宣介會九點十五分才開始,不到八點半,室外展臺早已人頭攢動,每個展臺幾乎都被外賓們圍得水泄不通,有坐上模擬飛行器開飛機的,有駐足觀看機器人寫書法的,有在精美絕倫的刺繡前走不動道的,個個沉浸其中,對江蘇省委奉上的“創新大餐”饒有興趣,頻頻拍照、攝像,不時向展臺介紹人提問。西班牙駐華參贊杜文鐸雖然來中國才三個星期,但被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深深吸引,當得知記者來自人民網時,非常興奮。他告訴記者:“我幾乎天天都上人民網,這里是我獲取中國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被問及看了展覽后有何感想時,他說:“它激起了我了解江蘇的興趣,一會兒的宣介會一定要好好聽聽。”
中國共產黨的創新故事愿與各國政黨分享
創新,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熄引擎,也是人類破解發展難題的根本出路。中國從世界創新成果的學習者成為引領者。“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很多外國政黨政要都高度認同創新發展道路的戰略意義,高度評價中國創新發展的成就,但常常糾結于政黨如何引領這一國家戰略,困惑于政黨可以在其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希望就此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看法和經驗。
對此中聯部部長宋濤在致辭中說,我們黨認為,與時俱進、主動引領改革創新,是政黨責無旁貸的責任,但創新沒有統一的路徑可循,各國各類政黨需要根據國情世情,發揮自身的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實際創新之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正是本著這樣的思路進行了成功實踐。在此愿意與各黨的政要、各位同事交流分享。
隨后他給出中國共產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路徑:一是樹立并落實創新發展理念;二是改革并創新相關體制機制;三是支持并培育創新人才;四是鼓勵并探索試點創新。言簡意賅,但卻“具體明晰”。外賓們聽后急忙在本上刷刷地記錄起來。
創新在江蘇已成為一種價值導向
創新,是解碼江蘇的一把鑰匙。
宋濤表示,江蘇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板塊,是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先行先試省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江蘇省委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要求,聚力創新,全面推進創新發展,推動發展轉型升級,積累了許多有益的做法和經驗。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以數據和事實向外賓介紹江蘇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斐然成績:
——2016年江蘇省生產總值為7.6萬億人民幣,折合成美元約1.1萬億美元,在中國各省區當中排在第二位。
——2016年江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萬美元,居中國大陸各省區第一。
——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超過130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已超過40%,研發投入占比達到2.6%,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
創新的活力造就了發展的實力,江蘇以占全國1.1%的國土面積、5.8%的人口,創造了10.2%的經濟總量。
說起這這背后的秘訣,李強這樣回答:江蘇省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著力集聚創新“種子”;打造產業發展、技術服務、重大活動等各類支撐平臺,著力培厚創新“土壤”;與世界各國開放合作,著力融入全球創新鏈;突出黨委政府制度供給功能,著力當好創新“園丁”。江蘇正在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全面創新,著力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蓬勃發展。
“創新在江蘇已經成為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正在重塑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成為江蘇發展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李強表示。
創新吸引境外人才來華定居 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烏普莎拉大學著名教授楊克里斯滕·楊森和中國的淵源印證了江蘇積極引進國際人才,與世界開放合作的事實。
楊克里斯滕·楊森,自1980年開始與中國合作,已有37年之久。據楊森介紹,他的主要工作是蛋白質分離,至今已實現四個蛋白質藥物在中國的產業化,其中包括兩個治療癌癥藥物。這也使得他獲得兩個中國國家級的獎項,當去年習近平為他頒發國家科技獎并與其握手時,他告訴記者:“當時我非常激動,因為我跟習主席握過手了,所以幾天都沒有洗手。”
“我覺得我與江蘇省的合作是最驕傲的。我非常高興可以和我的中國合作伙伴顧明教授一起在江陰創立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從一開始創業,就獲得江陰市政府、無錫市政府和江蘇省政府的強力支持,沒有這些支持,在江蘇創業是很困難的,更不用說創業成功了。”楊森說。
和楊森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來自芬蘭的艾哲羅。
1998年,艾哲羅從芬蘭來到蘇州出任諾基亞蘇州公司副總經理,任期兩年,他向公司提出只在中國呆一年,沒想到,一下子就愛上蘇州,一待就是19年。
當記者問他為什么喜歡在江蘇生活時,他告訴記者:“因為我覺得這里非常精彩,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民生活和諧安康,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有一種飛和跳的感覺。在芬蘭,差不多50年都沒有多大變化,周圍生活環境都是一樣的,永遠的藍天白云,永遠是靜態的。但在江蘇,發展非常快,生活很鮮活,一切是動態的。我不喜歡每天都重復做同樣的事情,我喜歡變化。就像打鼓一樣,我不喜歡一直梆梆梆梆的單調聲音,這樣太枯燥了。沸騰的江蘇,跳動的生活,就像變化的音符,能夠組成一曲曲美妙動聽的音樂。
如今的艾哲羅是蘇州大學客座教授,喜歡敲伊朗鼓、喜歡唱蘇州評彈,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江蘇正以開放的姿態,著力融入全球創新鏈,吸引著境外人才來華定居。
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鮑德爾在宣介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江蘇的宣介和展示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網購,讓我們體驗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付款的便利。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創新元素走出國門,為世界造福。中國,輸出的不僅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更有新鮮的生活理念。創新,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創新 江蘇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