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塞罕壩報道在河北塞罕壩務林人中引起強烈反響
新華社石家莊8月25日電題:咬定青山不放松——塞罕壩報道在河北塞罕壩務林人中引起強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曹國廠
三代塞罕壩人的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軀,化成了一片林海。為深刻詮釋塞罕壩精神的時代價值,推廣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的經驗,中宣部于7月中旬組織19家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的80多名記者赴塞罕壩林場蹲點采訪。8月3日起,各大媒體陸續刊播報道后,在塞罕壩干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他們表示,集中宣傳報道令自己無比驕傲和自豪,將以敬畏之心綠色接力,將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到底。
塞罕壩林場地處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生態基礎脆弱,自然條件惡劣。1962年以來,三代塞罕壩人牢記使命、艱苦創業、接力傳承,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軀,攻克重重艱難險阻,營造出112萬畝人工林海。
“塞罕壩三代人55年建起百萬畝林海,靠的是艱苦創業和默默無聞的接力拼搏,靠的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心態,靠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綠色堅守。”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林業科副科長王立軍說,“作為塞罕壩第二代務林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用我們激情燃燒的歲月經營管理好這片綠色。作為一名林業技術員,我會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繼承塞罕壩光榮使命,為把塞罕壩有限的綠樹青山變成更大的金山銀山再立新功。”
“第一代建設者憑著堅強的意志,在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情況下,白手起家,住的是窩棚、地窨,吃的是全麩黑莜面,就著咸菜,喝著雪水,將一株株希望的樹苗栽到了荒原上。”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林業科科長李永東說,“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塞罕壩林場建設成就、典型經驗、感人事跡,這對我們塞罕壩人也是一次精神再教育。我們將繼承老一輩務林人的艱苦奮斗精神,進一步強化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認知,增強國有林場生態保護紅線意識,在努力增加森林面積的同時,加大森林撫育力度,精準提升森林質量。
劉軍、齊淑艷夫婦是塞罕壩機械林場一對夫妻防火瞭望員,至今已在林場的望海樓上堅守11年。他們說:“今年是我們當防火瞭望員以來見到‘來客’最多的一年,上了報紙、又上了電視,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榮譽。其實我們就是塞罕壩上的普通曢望員,現在國家給了我們這么高的榮譽,我們要更加努力工作,克服一切困難,堅守崗位,直到退休。”
為了防治森林蟲害,“起得比鳥早,睡得比鳥晚”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站長國志鋒說,進入8月份,中央及地方各大媒體開始宣傳塞罕壩精神,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不斷展現出來,“生態文明建設范例”“塞罕壩精神”“塞罕壩”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的“網紅”。
他說:“榮譽面前,我們更要堅定信心,做好本職工作,加強專業技術學習,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增強解決森防疑難問題能力,將各種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在‘有蟲不成災’水平。以敬畏之心從老一輩塞罕壩人手中接過‘接力棒’,保護好來之不易的綠色成果,將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到底。”
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副場長陳智卿表示,黨和國家把塞罕壩機械林場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不但是對塞罕壩機械林場55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高度肯定,更是對塞罕壩幾代務林人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綠水青山的至高榮譽。
“作為塞罕壩人,我們感到備受鼓舞、無比驕傲和自豪。今后我們將進一步繼承和弘揚塞罕壩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囑托,深化對‘生態興則文明興’的認知,樹立久久為功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把推進塞罕壩林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自己人生的崇高追求,把塞罕壩的生態資源保護得更好、建設得更好,使塞罕壩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為建設美麗河北、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陳智卿說。(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塞罕壩報道 務林人 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