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云南大姚:彝族繡娘也“雙創”
大姚縣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公司的繡品。
開展巾幗脫貧刺繡技能培訓。
羅珺(左)在和彝族婦女討論傳統彝繡技法。
羅珺(中)在指導“繡娘”們進行彝繡創作。
云南楚雄大姚縣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公司董事長、大姚縣彝繡專業合作社社長羅珺最近有點忙。上一周她剛參加完創意云南2017文化產業博覽會回到大姚,接受相關部門和專家組對企業“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的評審,22日又趕到昆明,參加第三屆云南省創新創業大賽的決賽。
“創新給我們企業帶來了活力和市場。”羅珺說,“創新也帶動了我們彝鄉的千名繡娘,投身到創業大潮中,拓寬了山區少數民族婦女致富奔小康的新路。”
選準目標,打造彝繡品牌
羅珺的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公司有33名員工,聯系著1000多名彝族“繡娘”。
近年來,企業立足千里彝山,以更好地弘揚彝族服飾文化為宗旨,以民族服飾、民族刺繡品的設計和制作為主要經營項目,帶動廣大彝族婦女參與生產、加工和制作,開發出絢麗多彩的彝繡產品。除了各式傳統民族包、繡花馬夾、繡花鞋,近年來羅珺帶著姐妹們開發出具有鮮明彝繡特點的壁掛飾品、刺繡家居飾品、汽車內飾、布偶等系列產品。
經過對彝族刺繡進行統一的品牌化營銷,羅珺和她的企業團隊把原本自制自穿自用的彝繡,變成了成為工藝品、商品,通過線上線下的推廣,2016年,企業銷售額達到了1618萬元,增加了貧困山區彝族婦女的經濟收入。今年,銷售額有望增長20%左右。
結合鄉情,打造靈活的創業就業模式
擺脫貧困,是彝家人世世代代的夢想。2009年6月,羅珺創業之初曾做過詳細的調研和市場分析。大姚縣地處高寒山區,經濟不發達,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但當地彝家婦女都擅長刺繡,可以生產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彝繡已深入到每個彝族姑娘的血液中,但過去她們只把彝繡當做一項基本的技能,所繡的東西也僅滿足于自我消費。”羅珺說,她決定組織當地的彝族婦女,進行刺繡培訓,掌握新的技能,用一根小小繡花針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企業采用相對靈活、松散的就業組織形式,“繡娘”們平時分散在各自的村寨和家庭勞作、生活,公司負責設計開發各種式樣的彝繡產品。產品和工藝成熟后,分派“訂單”,她們可以在公司繡坊工作,也可以回到家中按期、按質、按量完成彝繡產品。這種組織形式,符合當地實際,深受“繡娘”們的歡迎。在完成企業訂單的同時,一部分有頭腦、路子廣的彝家姐妹,還自己銷售刺繡產品,有的開起了繡品店鋪,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立足傳統,進行彝族刺繡文化創新
為了更好傳承和弘揚彝繡文化,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公司把現代時尚元素與傳統彝繡文化進行結合,生產出了大批形式各異、具有時代氣息的彝繡精品,充分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消費層次群體的需求,讓彝繡產品“既走得了秀場,也進得了市場”。
羅珺還與當地的職業學校合作,將彝繡文化帶進課堂,不僅傳承、保護了彝繡文化,同時也培養了年輕學生對彝族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出一批批熟練掌握彝族刺繡技藝的人才。
目前,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公司已成為楚雄州和云南省開發民族民間文化、帶動山區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婦女創業致富的示范企業。今年6月,羅珺率領的團隊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創業創新大賽云南賽區的比賽,并進入了總決賽。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彝族 彝繡 繡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