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助力供給側改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2017年08月22日 10:15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日前,中德農業補貼政策對話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德專家學者們從歐洲視角看中國農業支持政策,深入探討中德農業補貼政策,普遍認為中國農業補貼政策借鑒德國經驗,關鍵是要把握其政策設計背后的視角理念思路,要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和農業綠色發展為目標,整合農業補貼種類,調整農業補貼方式,完善配套制度,逐步構建起結構清晰、權責一致、保障有力的政策體系。

中德農業中心2015年3月正式掛牌成立,其促進中德雙邊農業合作的核心平臺作用日益彰顯。今年1月,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與德國農業與食品部部長施密特共同簽署《關于延長中德農業中心實施期限意向的聯合聲明》,二期項目啟動在即。中德農業政策對話是該中心的支柱活動之一。

當前,在新形勢、新要求下,中國正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破解農業補貼政策效率不高、方式不優等問題。在歐盟共同農業政策(CAP)框架下,德國結合本國國情制定的農業直接支付政策,目標清晰、措施有力、監督嚴格,保障了農民收入水平、推動了農業綠色發展、提高了農業國際競爭力,很多經驗做法值得中國參考。

專家認為,中德兩國在國情農情上存在不少差異,對德國的經驗不能盲目照搬,應有選擇地加以吸收。在農業政策目標上,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中國農業政策的核心目標,而德國人均農業資源相對充裕,比較效益高,糧食安全的優先度排在綠色協調等目標之后;在農業政策演變階段上,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執行價格干預政策后,到七八十年代也曾出現國內外價格倒掛、國內庫存高企、價格干預難以持續等問題,與中國今天情況相似。從當時以價格干預為主的政策體系,過渡到今天以直接支付為主的政策體系,德國花費了數十年時間。直到今天,CAP框架仍在不斷完善之中。目前中國正在從價格干預政策向直接補貼政策轉變,相關制度的建立難以一蹴而就。特別是中國農戶數量巨大,規模化經營剛剛起步,審核農戶信息、監督生產情況的難度遠超德國,因此在借鑒相關經驗時必須保持歷史耐心,穩中求進開展制度建設。

專家建議,中國在政策理念上,著力減少市場扭曲,讓市場機制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作用;在政策目標上,突出保障農民收入這個核心,農民收入有保障農業生產才有動力;在政策體系上,確保穩定性、系統性和清晰化,逐步形成目標清晰、指向統一、結構簡單、有機銜接的政策體系;在政策措施上,兼顧統一性和靈活性,農業補貼政策不宜一刀切,要允許地方適當調整。

研討會由中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和德國農業與食品部國際合作司共同主辦,由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和德國GIZ國際合作機構具體承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中德農業中心德方政治主任Guth博士,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副司長趙長保,德國霍芬海姆大學Do luschitz教授等十余位專家發言。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業 政策 中國 德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五码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思思99热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