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走出去”也要“走回來” 上市公司境外投資漸趨理性
新華社上海8月20日電(記者何欣榮)三元股份聯手復星集團收購法國健康食品公司St-Hubert,南鋼股份控股股東收購德國汽車輕量化企業(yè)Koller,海能達收購加拿大衛(wèi)星技術公司諾賽特……近期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一系列境外投資方案,顯示出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投資漸趨理性。
境外投資并購,是近兩年中國經濟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2016年中國企業(yè)海外投資并購金額達2210億美元,幾乎是2015年的3.5倍。其中不乏盲目、跟風、追熱點等非理性現象,部分并購甚至存在轉移資產的嫌疑。
針對這一現象,從去年底開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管局、商務部等部門就海外投資與跨境并購的監(jiān)管頻頻發(fā)聲。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guī)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限制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yè)、體育俱樂部等領域的境外投資。
政府的強化監(jiān)管正在收到成效。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境外企業(yè)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72億美元,同比下降44.3%。房地產業(y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對外投資同比分別下降81.2%和79.1%,僅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2%和1%。
作為境外投資最活躍的主體之一,A股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一系列投資方案,也顯示出境外投資正從非理性向理性,從“大規(guī)模”向“高水平”轉變。
——動輒上百億元的大型境外投資案明顯減少。統(tǒng)計顯示,今年A股上市公司大多數的境外投資金額低于10億美元,幾億甚至幾千萬美元的投資明顯增多,占比達70%以上。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說,原來海外投資時最頭痛的就是和中國企業(yè)競爭,因為某些企業(yè)的出價真是看不懂。政府對海外投資加強監(jiān)管,非常必要和及時,能夠消除不少非理性成分和對金融安全的潛在威脅。
——多數境外投資瞄準技術進步、產業(yè)結構升級和國際產能合作。以南京鋼鐵對德國Koller的收購為例,Koller雖然體量不算大,但在汽車輕量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是大眾、寶馬等多家企業(yè)的合作伙伴。南鋼董事長黃一新表示,中國市場對汽車輕量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收購Koller是南鋼的一項戰(zhàn)略投資,有助于南鋼向新材料領域轉型。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qū)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李明表示,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跨境并購,尤其是產業(yè)升級及“一帶一路”項目將在2017年占據海外并購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些項目將幫助中國企業(yè)彌補產業(yè)鏈缺口。
——“走出去”也要“走回來”。消費升級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很多投資并購案,雖然標的在國外,但瞄準的卻是國內龐大的內需市場。
郭廣昌表示,很多時候“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走回來”,未來一定會出現一批整合全球資源來發(fā)展自己的中國企業(yè)。比如三元聯合復星收購的St-Hubert,是法國非常知名的健康食品品牌。收購完成后,雙方將利用St-Hubert的先進技術和工藝以及三元的渠道優(yōu)勢,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認為,針對中國企業(yè)海外投資并購快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未來一方面研究完善海外投資新的監(jiān)管審批辦法和機制,對于禁止的和限制的可以納入到負面清單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對支持鼓勵類的項目,主管部門有責任繼續(xù)提供必要的便利化服務和政策支持,提醒企業(yè)樹立風險意識,確保投資的安全性和可持續(xù)性。(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上市公司 境外投資 海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