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特寫:越搬越高的香港“二樓書店”
新華社香港8月13日電(殷曉媛)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旺角,抬頭可見密密麻麻的霓虹燈招牌懸掛在樓宇之間。每當夜幕降臨,在這些霓虹燈箱中間,有這樣一些招牌,它們看起來樸素,卻成為夜空中一道文化風景,它們是香港的“二樓書店”。
“二樓書店”,又稱樓上書店,泛指非位于地鋪或商場內的書店,多設立于二樓、三樓或者更高的樓層。旺角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帶來了大量的客流,成為“二樓書店”集中分布的街區之一,它們與遍地林立的商鋪和地道的港式餐廳共同聚集于此處,成為香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港的“二樓書店”于1950年左右開始出現,在1990年代掀起熱潮。林小姐經營的書店至今已有20多年,書店位于一棟沒有電梯的唐樓上。將書店選址于租金相對低廉的唐樓,也是多數“二樓書店”的選擇。
跟隨林小姐進樓,在昏暗的樓道里,沿著不足兩人寬的樓梯拾級而上,遇到從樓上下來的人,還要相互避讓。林小姐說,這條路也是她每次搬貨時的必經之路。為了節省開支,50多歲的她和員工親自把書從樓下搬到店內,再依次擺放到書架上。
林小姐的書店內部沒有華麗的裝潢,書籍分門別類地擺放在1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里,這里不僅有馮唐等近年大熱的作家的文學作品,也有近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愛麗絲·門羅的作品《逃離》等。身處其中,有種坐擁書城的感覺。
林小姐說,在最初開業半年的時候險些遭遇結業危機。搬遷新址后,隨著租金的增長,幾年后不得不從二樓又搬到了三樓。
隨著樓層數的增加,租金壓力會隨之減少,所以為了維持書店正常運營,一些店主不得不將書店“越搬越高”。
租金的問題同樣困擾著“二樓書店”的其他店主們。
推開一扇小小的木門,書店前臺的桌子上落滿了山丘似的書堆,店主鄭先生在其間怡然自得地看著書,仿佛沉浸在一個完全不同于樓下鬧市的新世界。
書店的墻壁和橫梁上懸掛著水墨畫和書法作品,幾排實木書架上陳列著毛筆、瓷器和貫穿古今的二手書籍。這些二手書籍以文史哲類為主,細看之下,有藏藍色硬殼封面的《資治通鑒》全集,有帶有歷任讀者批注的《紅樓夢》,這些泛黃的書頁上,記錄了愛書人的心得感悟。
在過去的這些年,這間書店也面臨過不小挑戰。
鄭先生說:“在香港,租金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每天都要面臨賣喜歡的書還是暢銷書的掙扎。”
面對著租金的壓力,鄭先生仍然堅守著初心,他說:“開二手書店的初衷是讓自己開心,不會因為暢銷什么書而賣,堅持賣自己喜歡的、覺得有價值的書。”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閱讀習慣的改變,實體書店遭受了不小的沖擊。加之近年來租金飛漲,沒有強大資金支持的“二樓書店”首當其沖。
但是像林小姐和鄭先生一樣的店主依然堅守著最初的那份熱愛,把遍布于香港的十余間“二樓書店”打造成一塊舒適區,給人們帶來快節奏下的慢生活。
“大都市里人都挺忙碌的,有書店這個平臺可以遇到一些志趣相投的人。因為書,很多人走近了,在樓下街市遇到時還會彼此打招呼,很喜歡這種人情味。我會一直堅守。”鄭先生說。(完)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書店 二樓書店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