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臺灣學生大陸實習記
暑假近半,各項暑假游學、夏令營也深度開展起來。對于大學生來說,利用暑假的寶貴時間參與社會實習,為未來的工作積累經驗是不錯的選擇。而不少臺灣學生紛紛把實習的目光投向大陸的廣闊天地。今年暑假,不少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實習,他們有的進入整飭的銀行系統,有的則加入已經在大陸發展得很好的臺灣前輩的企業,更有一些,深入大陸的文化機構參與公益性質的實習與服務。無論在哪里實習,為的,都是自己未來的無限可能。
失落到感動
“我之前以為杭州都像烏鎮這樣。”工作間隙從杭州的工作地到烏鎮游覽,藍雍淵發出這樣的感嘆。在這個暑期,“銀鷹計劃”共招募了415名臺灣大學生來到大陸各大城市的銀行展開為期三周的實習活動。藍雍淵和他的9名小伙伴被分配到了浙商銀行杭州分行。
之前來過大陸6次的藍雍淵,這是第一次到杭州。“之前我對杭州的印象來自歷史課本,只有西湖、臨安城等支離破碎的印象。來了之后發現,杭州這個地方并不是簡單以歷史為核心,還有那么多的高樓大廈,構建了繁華的城市。杭州在保留了西湖、雷鋒塔等歷史文化元素的同時,孕育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吉利汽車等高科技公司,文化和科技融合并榮是很可貴的。”
脫下學生的白恤衫、牛仔褲,藍雍淵穿上制式的襯衫西褲,走進浙商銀行。這個暑假的三周時間,他都要在這里,與其他員工一道度過。這一周,他實習的部門是運營管理部。在這個部門,他了解到了銀行整潔的大廳、光鮮的外表背后的一面:與用戶打交道的柜臺之后,原來有這么多人在后臺為整個銀行的運轉提供支撐。
藍雍淵是由大學里的老師介紹而了解并參加了“銀鷹計劃”。本來,他以為自己會到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大型銀行實習,在得知被分配到浙商銀行時,這個開學才念大三的小男生還有點“小失落”。但是通過三周的實習,浙商銀行在生活和工作兩方面的細心呵護讓他非常感動。
“這三周說起來不長不短,工作方面,同學們可以學到課堂外的知識,實務上的經驗,給簡歷添上亮點;生活方面,同學們還能感受、探索、融入一個新的地方。有幸參加‘銀鷹計劃’的同學,要好好珍惜難得的機會,開闊自己的心胸,多看多聽多想,與臺灣對照,學習好的方面。”
無限的可能
藍雍淵所說的“好的方面”,有很多很多。最讓他和同學們感覺震撼的,莫過于杭州這座互聯網新城的數字化體驗。
在實習期間,他們有一天的“任務”就是在杭州城“旅游”。可別小看這次“旅游”,挑戰就在于,他們身上沒有一分現金。這是主辦方特意為同學們安排的“無現金支付體驗日”。在這一天,同學們用手機買公交卡坐地鐵,到便利店買零食飲料,更用支付寶解決了一日三餐。沒有現金,原來也不會餓死人。學生們嬉笑著,更感嘆于無現金城市的便利。
有了支付寶,當然還要學會淘寶,“買買買”不光是女孩子的專利,藍雍淵從來杭第二天就“入坑”淘寶,買了衣服、褲子還有手機數據線等等,既便宜又便利。“在臺灣也能淘寶,但是挺不方便,物流沒有大陸這么快,支付起來也很麻煩。現在有了大陸的手機號和銀行卡,‘根本停不下來’。這兩天我還在看能買些什么伴手禮帶回臺灣。”
而對這些同學們來說,另外一個吸引人之處在于薪資。到海康威視總部參觀時,了解到海康威視里應屆本科生的起薪為人民幣8500元,“在臺灣大學畢業生工資有限,2萬到3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500元到6600元)就很不錯了,南部的工資更低,北部雖然工資高,但物價和房價也很可怕。而且與物價增長相比,薪資水平其實近18年來都是倒退的。”藍雍淵解釋道。
“在臺灣我可以看到自己十年后的生活,而在大陸,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北京華燦工場總經理李偉國對前來實習的臺灣后輩這樣說。幾年前,他也和他們一樣,在臺灣尋找工作機會,后來則勇敢“登陸”,并大展拳腳。
“2016年起,華燦工場陸續提供實習職缺予臺灣大學生,讓華燦工場成為臺灣學生與大陸的橋梁,通過實習計劃能及早認識大陸的職場環境,拓廣視野,增加競爭力。未來,我們也將繼續推出招聘計劃,表現優秀者,更有機會轉入正職,實際投身大陸職場。”李偉國說。
這次,有4名實習生來到華燦,他們分別來自中山、清華、臺北、東吳大學等臺灣著名高校,有的曾在臺灣第一大會計事務所奧美實習,也有曾獲簡報世界賽冠軍或有行銷專長的人才。本次入職,同學們將接受策劃專員、社群自媒體運營專員、行銷專員等職位的挑戰。為了讓學生們盡快熟悉環境、多學東西,除了提供實習崗位,華燦工場還給同學們開設了諸如媒體營運課程、環境導覽、創業大街參訪、員工團建等全方位的活動。在這些事無巨細的活動中,同學們將一步步從“學生”的身份,轉變為一個職場新鮮人。
“在這方面,臺灣的機會好少。報名‘銀鷹計劃’同時我也向多家臺灣銀行投了簡歷爭取實習機會,但都沒有收到回復。”跟藍雍淵一起參加“銀鷹計劃”的一位同學說。他目前正在臺灣政治大學金融系讀書,連名校強勢專業的學生也很難找到實習機會,何況別人。
“一點都不想家”
“我一點都不想家,也沒有經常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因為爸爸媽媽非常放心。”來自臺灣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貿易系的大三學生劉靜“心大”地說。她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福州人,此次到廈門實習,其實就相當于回老家了。
22歲的小姑娘,穿著職業制服卻擋不住一臉青澀,會抱怨廈門的天氣好熱,會期待和大陸朋友的相聚,會追大陸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談起自己喜歡的明星眼睛里仿佛有星星,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平凡又努力地生活著。對她來說也是一次機會一次嘗試一次“走出去”,開學就讀大四的她開始考慮擇業問題,到大陸就業也在她的未來規劃內。
她的同班同學許右忻則準備繼續讀研,相對內斂一些的許右忻偶爾才會發表自己的想法,卻對自己的人生很有規劃。她很想要繼續讀書,想去大陸更多地方看看,比如紫禁城,比如北京的老胡同,比如火鍋之都重慶。
說著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文化根基讓他們在廈門生活幾乎沒有障礙,正如臺灣學生所說,兩岸本是同文同種,所以溝通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談及未來就業問題,不少學生都有意向到大陸就業,或者到大陸看看。“五六年前我會和同業一起去臺灣學習他們的銀行運作模式,這幾年已經完全反過來了,臺灣的銀行會向我們了解互聯網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等等。希望臺灣的學生,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趁年輕多到大陸來看看。”廈門銀行零售業務部總助鄭伊娜真誠地向臺灣學生建議。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臺灣 大陸 實習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