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李亞:新媒體人的多元社會角色
開欄的話:
當代中國,開公司離不開會計師,打官司離不開律師,申請專利還得找個專利代理人……在我們身邊,有那么一群人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而今,他們有了一個共同身份,那就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指的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出現的一些新的社會群體,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根據《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包括了4類人,即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和新媒體從業人員。
隨著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規模不斷擴大,他們在中國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據此,本報在本版上開設“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系列報道,通過講述他們的人生故事,展示這一社會群體中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交融激蕩的過程。
“歲月流逝,我心依舊”。從創辦小型互聯網公司,參與跨國無線通訊項目,到領導互聯網媒體公司;從一位單純的技術型創業者,到新媒體平臺的領軍人……十余年的創業路上,李亞踐行著自己的座右銘。目前,他身兼一點資訊首席執行官、鳳凰網總裁、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中廣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多種身份,是中國新媒體從業人員的一位典型代表。
堅守理想、勇于自新是讓李亞免于被束縛在過去成敗中的不二法門,李亞常分享的一句話是“成功是失敗之母”。
1995年,他在紐約創辦的第一家公司GlobalVillagerInc.,于2000年被上市公司收購。但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該電信公司破產。短期內,他經歷了從艱苦創業,到階段性成功,再遭遇失敗的完整閉環。
遭遇事業低谷,李亞開啟了一段尋找自我的時期,包括去紐約大學學習哲學、藝術史及電影制片。他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中有個畫面,描寫一位作家在冰天雪地的冬晚寫作時,透過窗戶,聽到外面雪原上有狼的嚎叫,看著月光滲透進來,這給李亞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段日子,通過對于理想和現實的反思,李亞總結出了“智者不惑、勇者不敗、仁者所向披靡”的個人感悟,在失敗中發展出堅忍不拔的韌性,與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
當下,作為新的社會階層中的一分子,人數巨大的新媒體從業人員已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因為渠道和平臺的優勢,他們在工作中的細微選擇,都會或大或小地影響到社會輿論。因此,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對這個群體來說非常重要。對此,在中央統戰部舉辦的第一期網絡人士理論研討班上,李亞曾表示,要讓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媒體價值觀,及技術驅動力,和市場導向結合起來,從而擔負起企業在社會中應有的角色擔當。
李亞領導的團隊努力通過“私人定制”的技術創新,獲得網民在生活、工作、健康、教育、娛樂、消費、旅游、精神追求等各領域更全面深刻的用戶畫像,為網民提供不僅有趣、有料而且有用、有品的內容,在這個娛樂化與消遣性閱讀的時代,實現價值閱讀的消費升級。
長期的海外生活,讓李亞深諳中華文明的智慧與魅力,并投身于發揚傳統文化的事業。他是全球華人國學大典聯合發起人,發出過“重建斯文,從致敬和親近國學開始”的倡導,并積極推進國學頻道、國學大講堂、國學沙龍、國學親子活動等項目的開展。
在“互聯網+”時代樹立媒體公益典范,是李亞事業中最引以為豪的成就之一。他是鳳凰網“美麗童行”、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等公益項目的聯合發起人,李亞認為,利用平臺影響力,新媒體能使公益活動不局限于個人層面,在更大范圍獲得社會關注,促進“人人公益”氛圍與實踐的形成。
獨立思考,創新意識……除了這些特點之外,以李亞為代表的新媒體人士還有著強烈的職業認同。
“互聯網和新媒體無所不在、無處不在,它就像水和空氣一樣,為所有的行業和領域賦能。”李亞說,新媒體人代表的是技術革命所創造的新理念與新工具,他們的作為與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創新來推動發展的理念是同向的。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媒體 中國 角色 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