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京滬等7地公開環保督察整改方案 北京列明整改時限等
資料圖:北京市民在霧霾中出行。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新京報訊 (記者王碩)去年11月至12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上海、湖北等7省份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于今年4月完成督察反饋。根據要求,反饋后,7省份黨委、政府要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經過黨中央、國務院審核同意向社會公開。7月25日下午3時,北京、上海等7省份統一對外全面公開督察整改方案。
7省份督察整改方案均實行清單制,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進行了詳細梳理,共計確定375項整改任務,其中北京市47項。
在北京的整改問題清單中,不僅詳細列出了每一項整改任務,還進一步細化明確責任單位、整改目標、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
環保部督察辦主任劉長根稱,通過這種拉條掛賬、督辦落實、辦結銷號的方式,將可做到:件件可檢查、可考核、可問責。
在北京的47項整改任務中,今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北京反饋督察情況時提出的一些問題,都位列其中。比如,部分基層干部“談及大氣污染就強調區域外來輸入,談到水污染就強調水資源不足”的思想意識問題,大興區成為全市空氣質量最差區域,過境高排放車輛污染嚴重等問題,都提出了明確的整改方案及時間表。
■ 方案
問題:談大氣污染就強調“外來輸入”
把環保納入干部培訓內容
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反饋意見指出,北京部分基層干部思想上習慣把環境問題歸于客觀原因,談及大氣污染就強調區域外來輸入,談到水污染就強調水資源不足,對主觀原因和自身工作問題認識不足。
整改措施:今后將環境保護納入各級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同時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對本轄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負總責,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承擔第一責任。各級黨委將環境保護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匯報,統籌推進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實。
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廳、市紀委、市監察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廳、市環保局、市水務局等。
完成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問題:大興區大氣污染全市最嚴重
年底前清理千家散亂污企業
在此前的督察反饋中,曾提出大興區2016年PM2.5濃度為89微克/立方米,是北京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區域。大興區區長還曾因此被環保部約談。
據統計,全區仍有工業大院近70個,低端企業近萬家,年耗煤達20萬噸,用電量2億度,環境臟亂差。督察發現,一些應于2016年底前退出的小企業仍在生產;移動污染源污染問題突出,全區現有在冊機動車近60萬輛,進京主要道路車流量大,僅京開高速每天流量就超過20萬輛次。
整改措施:大興區將深入開展“散亂污”企業集中清理專項行動,持續推進產業集聚區整治,拆除集中連片工業大院和歷史遺留違法建設。2017年底前完成7個產業集聚區整治和900萬平方米違法建設拆除任務,清理“散亂污”企業1000家(其中市級任務386家),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79家。
責任單位:大興區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底,長期堅持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京滬7地 環保督察 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