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埃爾多安三國斡旋 平衡外交成效難顯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全球熱點)埃爾多安三國斡旋 平衡外交成效難顯
新華社記者
在持續數十日的卡塔爾斷交危機難解之際,又一位地區“重量級玩家”出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日前對中東三國進行訪問調停。埃爾多安此行雖無立竿見影之效,但其在海灣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意圖頗為明顯。
【新聞事實】
埃爾多安24日對卡塔爾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這是他海灣三國行的最后一站。此前,他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別與沙特國王薩勒曼、王儲穆罕默德以及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舉行會談,就化解斷交危機交換意見。
埃爾多安表示,土方支持立即解決卡塔爾斷交危機。他贊許卡塔爾在這場危機中采取克制和冷靜的立場,稱“卡塔爾為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做出了真誠努力”。
【深度分析】
伊斯坦布爾文化大學學者巴伊拉克塔爾說,埃爾多安此訪首要目的在于維護土耳其在海灣地區的國家利益,在各方間進行外交平衡。換言之,土耳其一方面希望力挺盟友卡塔爾、擴大在海灣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引起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的疏遠甚至反感。
對土耳其而言,與卡塔爾的合作目前更多是政治和戰略上的,但其與沙特、阿聯酋的來往則關乎重大經濟利益。
近幾年,海灣石油富國在土耳其的貿易、能源和不動產投資迅速增長,對目前經濟增長乏力、與歐洲摩擦增加的土耳其愈發重要,甚至有媒體將海灣資本比作土耳其經濟的“救生圈”。
雖然埃爾多安希望通過“面對面的外交”緩和矛盾,但因為土耳其的立場比較傾向于支持盟友卡塔爾,也就決定了斷交國一方對土耳其的斡旋持審慎態度,使斡旋難有實質結果。
【第一評論】
埃爾多安的出訪頗具象征意義。這是卡塔爾斷交風波以來,首次由一位國家元首親自出馬進行斡旋訪問。這也把國際社會和區域國家的斡旋努力提升至最高級別。
在美、英、法、德等西方國家紛紛派外長級官員訪問海灣地區進行斡旋但都空手而歸的情況下,埃爾多安作為一位中東國家元首出面斡旋,也是要把解決這場危機的主導權重新掌握在中東與海灣國家手中的一次嘗試。
更引人注目的是,埃爾多安的斡旋訪問也是自土耳其去年7月發生未遂軍事政變和今年4月舉行修憲公投以來,其在中東地區展開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動,意在對外改善土耳其的地區形象。
同時,埃爾多安的閃電式斡旋或許也預示著,美歐等西方國家、俄羅斯以及中東地區大國之間圍繞卡塔爾斷交風波所展開的博弈進入新階段。
【背景鏈接】
6月5日,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四國以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塔爾斷交,并對卡塔爾實施禁運封鎖。
6月23日,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通過科威特向卡塔爾轉交了旨在解決危機的13點要求文件。
7月5日,四國在開羅發表聯合聲明稱,針對四國13點要求,卡塔爾做出的回復不能令人滿意。對此,卡塔爾外交部表示遺憾。(記者秦彥洋、施春、邵杰、王申,編輯閆亮)(完)(相關圖文視頻融合報道請關注“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埃爾多安 平衡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