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農工黨黨員魏琴:香自宜賓來
▲魏琴參加全國兩會。
她是全國人大代表,兩會時積極舉手發言的照片曾登上《人民日報》;她研究多年的項目正一點點改變著宜賓油樟產業的面貌,她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校園、獻給了熱愛的教學和科研、獻給了家鄉……
她就是農工黨四川宜賓市委會副主委、宜賓學院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香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魏琴。
魏琴的故事,先從校園談起。
青蔥校園
不忘初心 執著前行
十多年前,魏琴畢業后回到了家鄉宜賓,繼續在宜賓學院就職。“歸根到底還是有一種家鄉情結,這里有我的家庭、我的親人以及我熟悉的同事。”魏琴要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學校的栽培、家鄉的養育。
這學期,魏琴堅持要開一門新課,這門課叫做“香料產品開發與應用”。魏琴把這門課看做是對自己長期從事油樟等香料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工作的梳理和總結,課堂上的內容基本都是基于長期研究的結果及學生培養的需求而設計的。
“我覺得很有必要將自己這么多年的研究構建成一個體系。”然而,這門課一開設,魏琴便發覺時間更加不夠用了。因為這門課程沒有教材,沒有教案,上一門新課的上課時間和備課時間的比例至少是1∶8,每一節課她都要花好幾個小時去備課、制作課件。
既然如此辛苦,為何還要執著地“自討苦吃”呢?除了想將多年研究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外,更多地還是源自一份教師情結。“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職能,作為教師我也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不忘初心。”魏琴說。
林木森森
一畝油樟 一份深情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油樟”,你會看到這樣的描述:油樟系樟科樟屬的珍貴樹種,中國除臺灣省外,獨有分布于宜賓,亦稱“宜賓油樟”。被冠以“宜賓”的前綴,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全國約70%的油樟資源分布在宜賓。
早在十多年前,魏琴就關注到了家鄉這一獨特資源優勢。如何將自己的所學,與助推家鄉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魏琴不斷地思考著、實踐著。
隨著對油樟研究的不斷深入,魏琴牽頭建設了香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立足川南特色優勢香料植物資源,主要從事香料植物優良品種選育、芳香油提取技術、芳香油生物活性、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產香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上山下鄉、考察調研、翻閱資料、反復試驗,魏琴與她的團隊將青春與汗水揮灑在了他們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經過多年的努力,一些油樟開發利用的難題漸漸被攻克。
值得一說的是,魏琴牽頭研發的“油樟油高效提取技術(專利)與廢棄葉渣生產生物質成型燃料”集成技術已在合作企業實施,不僅提高了樟油的產量,還使蒸餾過程中產生的葉渣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油樟附加值。經測算,這一技術應用后,每畝油樟種植面積油農增加純利潤600元。目前,該技術正在宜賓縣境內的四川省綜合林業實驗區內推廣應用,預計三年內宜賓縣境內70%的油樟資源將得到利用,創造就業崗位約3300個。
履職盡責
傳遞民聲 表達民情
連續當了兩屆全國人大代表,魏琴對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有了越來越深刻的理解。這份責任,轉化成了一件一件意見、建議,魏琴就這樣,將收集到的民聲、民情向上傳達,不斷為老百姓鼓與呼。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魏琴所提出的建議不下40件,既有關注教育的《關于由國家統籌化解高中債務的建議》《關于關注普通高中貧困學生問題的建議》《加大對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投入的建議》等,也有關注民生問題的《關于加強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建議》《關于制定公共場所禁煙法》等,還有與之專業相關的《關于開發生物質能資源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建議》《關于加強鄉土樹種保護和發展的意見》……很多建議都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相繼得到了解決和落實。
既要忙科研、又要忙教學,魏琴哪里有這么多時間來了解民情、民意,寫建議呢?
談及此,魏琴說:“出于工作和實驗室的需要,我經常會去企業、去鄉村進行技術指導,換一個角度講,其實這也是了解民情、民意的好機會。”而在魏琴的電腦中,也有一個專門的文件夾,用來記錄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其實,很多信息已經儲存到了她的大腦中,利用碎片時間,她將這些信息梳理成文。
“我們人大代表最感觸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建議在政府相關文件中有所體現。”對于魏琴來說,這代表群眾的呼聲得到了回應,而自己也確實盡到了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農工黨 黨員 宜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