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九成受訪者關注“微科普” 建議監管杜絕“偽科普”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通過微博微信進行的“微科普”也逐漸受到重視。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0%的受訪者平時會在微信微博等平臺上看與科普有關的小知識,70.6%的受訪者認為要大力提倡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微科普”。
“微博微信傳播快、傳播廣,效果非常好。”北京某高校宿舍管理員聶紅霞平時會在微信上看圖片和文字格式的科普內容,“一目了然,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而且篇幅不長,不會占用太多時間”。
北京市某建筑公司職員馬兆強平時工作忙,科普類內容看得少,“但熱門微博上若出現小科普,我都會看”。他表示最喜歡看動畫視頻形式的科普小知識,“長篇大論的文字一般都看不進去”。
“科普能增加常識,提升知識儲備。而且現在微博微信這么普遍,通過這些渠道宣傳是非常有力的。” 北京郊區某社區醫院醫生趙澤華由于職業原因,對醫療健康方面的科普內容關注得多一些,“雖然自己不會刻意去查找,但若有朋友轉發就會點進去看”。
什么形式的“微科普”更受歡迎?民調顯示,73.5%的受訪者喜歡看內容詳實的圖片展現,59.1%的受訪者喜歡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44.9%的受訪者喜歡科學嚴謹的文字說明。
70.3%的受訪者認為與傳統形式的科普相比,“微科普”的優勢在于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隨時隨地學習;57.4%的受訪者認為是受眾多傳播快;50.5%的受訪者認為是表現形式更有趣、更吸引人;44.2%的受訪者認為是可以進行互動、評論、分享,產生社交效果。
趙澤華指出,在微信微博平臺上,也有很多“偽科學”打著健康的旗號,看起來像是在“普及”知識,到最后才發現是店鋪或商品的廣告,頓時失落又懊惱,覺得浪費時間。
民調顯示,74.9%的受訪者遇到過“偽科學”的情況。
“微博微信等平臺及相關部門一定要嚴把科普質量關,尤其是這些平臺的傳播效果驚人,如果最終被證實是‘偽科學’,就適得其反了。”趙澤華說。
“政府應加強宣傳工作,提高公眾學習科普知識的意識,也要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同時加強監管,杜絕‘虛假科普’,確保向公眾科普的內容都真實可靠,形成好的網絡科普環境。”聶紅霞說。
馬兆強認為,明星的宣傳效應是強大的,如果這類群體能夠加入進來,傳播科普知識,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讓“微科普”更專業、更科學?71.6%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對微博微信科普的審查和監管,杜絕“偽科普”;55.2%的受訪者建議創新微博微信科普傳播形式,提高吸引力和傳播力;47.9%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對科普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嚴謹態度,提高質量。
受訪者中,男性占52.2%,女性占47.8%。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汪岳新
編輯:梁霄
關鍵詞:受訪者 微科普 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