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包蟲病防控技術研討會>大會新聞
新疆畜牧科學院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張壯志:
借鑒島國經驗防控包蟲病冰島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群眾教育,政府立法規定養犬要注冊、納稅,不得用生內臟喂犬,禁止家庭屠宰等。
澳大利亞的包蟲病重點流行區在塔斯馬尼亞島,通過立法和啟動防治規劃,經過30多年的努力,現已基本消除包蟲病。
新西蘭由農業(畜牧)、衛生兩部門推動組成了“農民自愿防治棘球蚴病委員會”,開展對農民的教育。政府立法加強防控,組成由農民、犬主和獸醫等代表參加的國家防治棘球蚴病理事會,其任務是提出措施,發布消息、資料與指示,組織對犬、畜的監測。
阿根廷在1979年~1997年間,每隔45天在農村或每隔180天在城市用吡喹酮或檳榔堿給犬驅蟲,犬只包蟲病感染率從41.5%降為2.9%;綿羊感染率從61.0%降為5.5%。該國正考慮將羊的預防接種納入防治規劃,這一規劃由農業部和衛生部制定。
此外,瑞士和德國也正在開展用含吡喹酮的食餌控制赤狐多房棘球絳蟲感染的試驗。
上述這些國家防控包蟲病的做法主要是加強立法,對犬只進行嚴格管理,加強屠宰管理以及公眾教育等,這些經驗應該借鑒,再結合我國實際,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一定可以控制包蟲病的流行。
編輯:楊嵐
關鍵詞:防控包蟲病 包蟲病 張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