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包蟲病防控技術研討會>大會新聞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寄生蟲學分會理事長劉群:
盡快研發適用于犬和牦牛的包蟲病疫苗近年來,我國在包蟲病早期診斷、藥物防控、疫苗研發等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進展,而且很多成果已經用于生產實踐當中。現在已經有兩個藥在產并實現了商品化,不像我10年前給學生講課時,談到包蟲病的防控,只能告訴他們現有的藥物效果不太好,沒有疫苗可用。現在疫苗和藥都有了。特別是有了疫苗,這在所有寄生蟲病防控上走在了前列。
上世紀90年代,新疆畜牧科學院獸醫研究所所長王進成一直呼吁,政府應加大對包蟲病防控技術和藥物研發的投資。現在據我所知,我的同行們從事包蟲病研究已經不缺項目,這是專家們多年呼吁的結果,也是國家對包蟲病防控日益重視的結果。
當然,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問題。雖然防控投入加大了,技術上也有了很多突破,可在應用上還是有欠缺。包蟲病宿主范圍比較廣,傳播渠道比較復雜,尤其是疫區群眾對包蟲病的了解相對比較少,所以在防控中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比如,有的企業已經研發出各種犬只的誘食劑,如何推廣還是個問題;現在有了羊的包蟲病疫苗,將來能否也研發出適用于犬和牦牛的疫苗?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特別是研發犬用和牦牛用的疫苗,對于包蟲病防控將起到重要作用。
編輯:楊嵐
關鍵詞:包蟲病 疫苗 研發 包蟲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