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受挫的教訓”為何受歡迎
“我不是來傳授經驗的,而是作為一個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打了敗仗的老兵,介紹我們工作中的教訓,讓后來者少走些彎路,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近日,在云南農村干部學院,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縣委負責人一堂別開生面的報告會,在云南脫貧攻堅一線干部中引起熱烈的反響。
祿勸縣是云南省和昆明市脫貧攻堅的重點縣,2016年,縣委、縣政府率領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經過艱苦努力,2351戶、8166人實現脫貧,但在國家組織的第三方評估中,祿勸縣貧困人口漏評率超過國家標準,未能實現2016年脫貧出列的目標。出師未捷,爭議不小。面對基層一線的扶貧干部,不是成功出列者在談經驗、講體會,而是未出列者在說教訓、述得失,出乎不少人意料。
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一時之成敗、個人之榮辱微不足道,重新檢視,校準方向,擔責擔難,才是在與貧困角力中真心為民的大道。如果囿于慣性思維,對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侃侃而談,滔滔不絕,而對存在的問題諱莫如深,遮遮掩掩,不但自身會日陷被動,也不能讓旁人從中吸取教訓,而有關部門樂于給成功者搭臺,不給受挫者話筒的習慣做法,都會損害糾錯機制,進而影響脫貧攻堅的大局。
經過30多年的扶貧奮戰,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階段,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脫貧理念的轉變、體制機制的再造、脫貧投入的增加、工作作風的強化等都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和考驗。特別是縣級主戰場,矛盾和問題就更為直接。祿勸縣委負責人在報告會上坦承,從數據上看,祿勸是在漏評率上出了偏差,但關鍵癥結在于縣里對政策把握還不全面、精準識別還不到位、精準幫扶還有差距、工作作風還欠嚴實。首戰雖告失利,但相信學費不會白繳,“遭遇戰”所暴露的問題和獲得的教訓,無疑為來年再戰和后來者提供了最現實、最直接的借鑒。
中央反復要求,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脫貧成效必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不少基層干部坦言,對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到了“準、實、嚴、細”,能否經得起第三方評估心里沒底。第三方評估組在祿勸工作了28天,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和“三率(錯評率、漏評率、錯退率)一度(群眾滿意度)”評估指標,把祿勸翻了個底朝天,其嚴謹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專業的操作令縣委負責人心悅誠服。“評估無盲區,精準就要做到全覆蓋,千萬不能心存僥幸!”這位負責人在報告會上用祿勸的教訓反復告誡,只有務實、扎實、真實,脫貧攻堅才能獲得實實在在、取信于民的成效。
教訓和經驗一樣寶貴。圍繞精準識別,易地搬遷扶貧,處理建檔立卡貧困戶與低保關系,提高群眾參與度等當前脫貧攻堅的熱門話題,報告會現場,基層一線的扶貧干部與祿勸縣委負責人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和交流。相對于成功經驗,這些“前車之鑒”更能培養一線干部的憂患意識、風險觀念和底線思維。對照祿勸,有干部表示,要敢于直面問題,迎難而上;還有干部列出存在的“不精準、不嚴實、不滿意”的事項,抓緊整改。警醒之效,鞭策之功,可謂立竿見影。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脫貧 攻堅 干部 受挫的教訓 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