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別把“反雞湯”的畢業致辭還原為“雞湯”
我們已經習慣了給孩子盡力鋪就一條鮮花之路,以致我們寧愿鴕鳥式地不愿正視吃虧、不幸抑或痛苦存在的真實,并因此似乎忘記了它們“真的”存在。
最近,中外兩則畢業致辭,引發了公眾關注。一個是北大校長林建華的畢業演講《吃虧就是占便宜》,另一個則是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兒子中學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我祝你不幸并痛苦》。
學生告別母校,走上社會,意味著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中國人的習慣,這時是要有“好兆頭”的。魯迅有篇雜文叫《立論》,里面講道,面對一個初生的孩子,有個客人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于是他得到了幾句恭維;而一個說,他將來是要死的,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在這種情境下,畢業致辭,大多是溫暖、甜膩和正能量的勉勵,這便是俗話說的“心靈雞湯”。當我們習慣于這類雞湯時,這兩則畢業致辭直接挑破了我們人為建構的美好愿景。
我們其實也深知,吃虧抑或不幸和痛苦,“無論我怎么想,這些都將在生命中必然發生”。人生最寶貴的智慧經驗,大多存在于那些婦孺皆知的習語中,哪有什么“壓箱底”的秘笈呢?“吃虧便是占便宜”,如北大校長所言,民間古已有之。而關于不幸與痛苦,孟子也有“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名言。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給孩子盡力鋪就一條鮮花之路,以致我們寧愿鴕鳥式地不愿正視這種真實,并因此似乎忘記了它們“真的”存在。
忘記“真實”,還因為沉湎欲望太久。人生的最終目標,并非“成功”,而是“幸福”。是人生的豐富與圓滿,是北大校長援引的,“給我平靜,去接受無法改變的;給我勇氣,去改變能夠改變的”;是大法官所言的,公正、忠誠、有風度的競爭,理解和傾聽他人。然而,在一個制造財富神話的時代,我們已經害怕失敗,習慣于仰慕那種“一個億的小目標”式的成功。這種成功,主導了我們的欲望。至少從表面看,吃虧、不幸與痛苦,與“成功”神話格格不入。因此,我們幾乎本能地將它們從人生辭典中排除了。
不能正視真實,不正確的成功觀主導下的個體,無法正確面對吃虧、不幸和痛苦,反而從中產生出了仇恨與暴戾,這是我們社會目前的一個值得重視的癥狀。
強大的網絡傳播平臺,已經把每年一度的畢業季,塑造成全民參與的海選心靈課。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兩則“特別的”畢業致辭引發關注,是好現象。它說明我們依舊有“不忘初心”的渴求。然而,如果僅把這樣的畢業致辭,當成另一種風格的文化消費,又失卻了其深刻的意義。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成功的前提,是必須將精神的指引落實到持之以恒的行動上。否則,再好的畢業致辭,終究還是“雞湯”。(劉志權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編輯:梁霄
關鍵詞:反雞湯 畢業 致辭 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