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中德汽車合作漸入“下半場”
中新社柏林7月4日電 (記者 彭大偉)“蔚來的汽車,究竟算‘中國造’還是‘德國造’?”
面對記者的問題,蔚來汽車(德國)總經理張暉微笑著給出了答案:“我們是全球制造”。
2015年6月,蔚來汽車全球設計中心落戶德國汽車城慕尼黑。兩年后,這里的員工數從16名增長到100多人,這個團隊推出的三款車型均在業界引發廣泛關注,其中純電動超跑EP9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創造圈速成績記錄,探索無人駕駛未來可能性的概念車EVE則已亮相美國奧斯汀車展,首款量產SUV車型ES8登陸今年上海車展后,正在瞄準中國市場。
網絡圖
何謂“全球造”?張暉以蔚來汽車全球設計中心的團隊為例解釋道,該公司員工來自中、德、英、美、巴西等20多個國家,其中德國員工占到四分之一,而中國員工僅占到十分之一;工作語言是英文,在上海、慕尼黑、硅谷、倫敦之間配置設計、研發和銷售資源……這便構成了張暉所描述的中德汽車合作正在逐漸邁入的“下半場”。
“在我們這里不存在‘是中國車還是德國車’的問題,我們希望的是利用全球資源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張暉說。
時光回到1983年,當時中國剛剛下線第一輛大眾汽車。今天,中國已超越美國和德國自身,成為德國車企在全球最大的市場,大眾每生產2輛汽車就有1輛銷往中國。
30多年后,新能源時代的中德兩國汽車合作正在通往何方?
“中德目前新能源汽車合作不同于過去二十多年的汽車工業界合作模式。”均勝歐洲公司總經理吳枚告訴記者,過去基本是德國出技術,中國出市場和資金,搭建了一個淺層次的合作共贏模式。
吳枚表示,中國車企的研發從早期的沿襲到之后的革新都受制于舶來技術設定的外延。中國本土的研發更多是以國際技術本地化應用為目標”,“新能源汽車將改變這一格局”。
吳枚所在的均勝公司旗下的德國普瑞公司不久前宣布,其為奔馳新型48V微混動力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BMS),并已進入量產階段。
在蔚來汽車之外,更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前往慕尼黑“抱團”從事設計研發。6月初,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在慕尼黑舉行了投運儀式,其旨在成為中德兩國在汽車輕量化領域進行技術交流、產業合作、資本合作、市場合作的重要平臺。
不久前,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合作伙伴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將通過在華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進一步加強雙方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引進戴姆勒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至北京奔馳,依托優勢、強強聯合。
面對中國研發和品牌實力的日益崛起,一些聲音也開始擔憂,中國與德國在汽車領域究竟能否實現合作大于競爭的雙贏格局。
“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是一個中德打通的平臺,雙方只有相互開放共同研發才能一同在新一輪挑戰中勝出。”吳枚認為,中德雙方將有望共同研發,并重新組織分配全球生產資源,成為新能源車時代最大贏家。
“雙贏是一定的。因為新能源車要求大家首先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大,把這把火燒起來。”張暉說,中德合作大于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與德國有許多相互需要的地方,包括供應鏈,“在這方面大家肯定是要緊密合作”。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王衛東則強調,中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必須建立在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
“中國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市場機會,是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必須把握好這一機會。”王衛東說,我們歡迎德國企業抓住機遇,在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通過同中國汽車企業的務實合作,獲得發展的機會。(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汽車 合作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