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本土性油畫”中的東北風俗畫卷
? ——畫家周衛和他的油畫《遼西燈會》
我把周衛油畫《遼西燈會》稱之為中國油畫中的東北風俗畫卷。這幅作品畫面表現的是遼寧遼西燈會的場景:謝神、祭神,祈求平安、風調雨順。當下遼西燈會傳統道具已經失傳,幾十年后民俗學家會從周衛的《遼西燈會》中找到傳統燈會道具,考證出上世紀末前的東北民俗文化,可以說, 《遼西燈會》是當代的《清明上河圖》 ,具有文化史的意義。
遼西燈會 周衛
周衛,是一位根植于遼寧黑土地,在遼寧乃至全國美術界都頗有影響的油畫家。在周衛的油畫筆下,他更直接地用色彩去描繪,更集中地探詢民族精神世界,在他的整個油畫創作中最精彩的畫作往往也是對民族精神的描繪。周衛所要描繪的“文化感受”其實也就是他對民族精神的解讀。他的油畫無不標示出特定的東北農村生活氣息,還有那充滿地域色彩的鄉土人物,以及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展示了東北特有的鄉村文化景觀。我愿意在這樣的層面上把周衛的油畫作品看成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形象展現。
細觀周衛的油畫,一個沉甸甸、凝固的、渾厚的、恒定不變的文化實體以靜態的方式凸現出來,這個實體就是所謂的“本土性油畫” 。也可以說,周衛利用幾十年的悠長時序,從從容容地將“本土性油畫”作了空間性的展開。何謂“本土性油畫” ?從本質上講應該是畫家用色彩表現地域性事物、人情、風俗、民性等等,而且是指在這種地域文化養育下所形成的畫家的審美意識、主題思維以及處理題材的方式方法等等。
從文化角度來看周衛的“本土性油畫” ,首先畫家對遼海文化即在遼寧地區流傳200多年的二人轉以及大秧歌和燈會在本質、表現形式和存在形態上有準確把握,這一點在周衛的油畫中有很突出的體現。北方有正月十五鬧龍燈的民俗,喜歡火爆、吉祥,因此周衛在《遼西燈會》中用了大量的黃色,并配置以綠,最具有遼寧民間文化的色彩,最能體現遼海文化的審美特征,因為大秧歌的形式本身就有淳樸、紅火、奔放、明快、潑辣的特點。不僅如此,畫家深入研究了中國北方民間的木版年畫,以及形形色色的民俗用品,并把民間色彩在油畫中得以很好地展現。
畫家周衛所建構的“本土性油畫”是從他創作主體的精神構成、生活式樣等入手的。像《遼西燈會》 《龍燈之夜》等凸現出強烈的民間色彩,揭示出畫家從遼寧文化生態構成和審美情感類型來畫遼寧民性、民風和民俗,揭示出畫家在民間色彩及西方印象派色彩兩個元素中所進行的梳理以及相伴而生的情感的審美升華,這是形成“本土性油畫”的關鍵。
《遼西燈會》是周衛油畫中的經典之作,畫家把油畫中古典的嚴謹法度與寫意的自由個性結合在一起,色彩濃烈鮮艷,黃、紅、黑作為畫面的基調,沉著而優美,畫出了燈會閃爍流動的感覺,畫出了熙熙攘攘場面中的眾多人物神態,生動而整體。畫家時時用心靈觸摸與感受民間文化的顫動,他在描繪《遼西燈會》的過程中,也在細細地體味和揣摩其背后文化的含義。畫家用畫筆展示著自己鄉土那些難忘的風俗習慣,這些民俗風習體現著遼寧地域民眾的文化心理積淀和歷史文化的傳承。畫家筆下的民俗風習表現得美好、優秀,富有人情,閃爍著文明智慧之光,為遼寧民間風情涂抹上斑斕明麗的色彩。周衛的“本土性油畫”除了用文化眼光統率全局外,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找到了一種有能量、有張力的繪畫形式,它猶如一股敘事流,集心理、筆觸、質感、情緒于一體,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意義絕不限于繪畫語言。中國需要建設一個有中華民族氣派、蘊含中華民族魂魄的本土油畫體系,這也許是民間藝術對畫家的啟發吧。
在藝術苦旅式的路徑中,周衛拓展了油畫的審美空間。如此說來,緊緊握住生活之根、文化之根,牢牢把持藝術之靈,始終堅守畫家個性,運用更加智慧、更加高超的油畫技巧來創作出優秀作品,仍然是周衛創作“本土性油畫”的價值選擇和未來方向。
著名英國學者馬林諾夫斯基在《文化論》中說,一鋤柄,一手杖,一篙桿,都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周衛在“本土性油畫”中建構的藝術世界厚重深遠又激揚躍動,張揚出生命的蓬勃與精神的堅忍。閱讀周衛的“本土性油畫”作品,我們可以把握到,他以宏闊寬容的心態面對歷史和現代文化的穿越,可以鮮明強烈地感受到他用色彩描繪出來的遼海文化的特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周衛的“本土性油畫”不僅是遼海文化花園中一朵獨具韻味與魅力的鮮花,他也創造出中國油畫中的東北風俗畫卷。
編輯:楊嵐
關鍵詞:本土性油畫 東北風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