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法制日報:扣發畢業證要有救濟渠道
當一些高校畢業生正在忙著搬宿舍、聚餐、拍畢業照時,有些同學卻在擔心自己不能按時拿到畢業證,順利進入下一人生旅程,這讓原本十分熱鬧的畢業季增加了一些焦慮。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影響畢業生拿到畢業證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因為沒有完成導師交代的任務,或許是沒有按時與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或許僅僅是因為圖書館的欠款、學雜費用沒有交清等(7月3日《中國青年報》)。
學校扣發學生的畢業證已成教育體系內心照不宣的頑疾。學校的扣證理由很多,有說得過去的理由,比如欠學校的費用,也有擺不上臺的,比如基于就業考核的第三方協議,未完成導師的作業等。之前,學校扣發學生畢業證主要針對的群體是貧困學生,最多的理由是欠學費。現在看來,扣證的理由更加廣泛而多元且有擴大之勢。
畢業證對畢業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將其視為就業的敲門磚也不為過。證書一扣,也就意味高等教育的投入無法變現。有此重器,學校自然有恃無恐而處于強勢,而學生則有苦難言而位居弱勢。不過,稍懂法理則不難厘清,學校的扣證行為既不合法也不合情,再充分的理由都站不住腳,更不用說夾雜個人私欲。
從法理上講,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學生在學校規定年限內,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內容,德、智、體達到畢業要求的,應準予畢業,由學校發給畢業證書。發放畢業證書是一種行政管理行為,只要學生的條件達到了相應的規定,則學校理應無條件發放。學校拖欠學費或者其他費用,則屬于民事糾紛行為。兩者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混為一談。
從情理上講,若非基于個人誠信等原因,少數貧困生拖欠學校費用有“不得已的理由”,在自己無力承擔的情況下,不妨與學校商定一個長期的還款計劃,把欠費作為貧困畢業生不斷進取的動力,而非壓倒再也爬不起來的負累。發放畢業證之后,貧困畢業生則可以在職場上有了與人公平競爭的機會,個人發展的前景和狀況也能改善,歸還欠款則水到渠成。以此為要挾扣證的話,則會形破壞雙方良好的關系,影響學生對學校的情感認同,并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在扣發學生畢業證日益嚴重的態勢下,教育主管部門可謂三令五申:《教育部關于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離校期間安全穩定工作的通知》在強調“已經結束學業并考試合格的高校畢業生,不許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扣發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后,明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扣發本校學生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各地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一經發現核實,一定要立即認真嚴肅查處,決不姑息”。不過,如何處理、如何查處等問題卻并未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在這方面也需要完善相關制度。
扣證潛規則“治而不絕”本質上還是“治而無效”。學校強勢與學生弱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弱失衡的態勢要扭轉,從根本上還得改變權利保護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學生的維權渠道有幾個方面,一是向教育部門投訴,這是最經濟也最快捷的方式;二是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不過成本相對較高;三是走信訪渠道,尋求行政救濟。但無論何種形式,都需要通過每一個案例的解決來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目前來看,無論是治標還是治本都處于失靈的狀態,亦說明法治手段未能發揮功效。學校本是育人之地,扣發學生畢業證的“不光彩做法”,也難免會讓人引發“何以育人”的詰問。若是教育者自身人格都無以樹立,則更難以達到育人的基本要求。如此看來,如何暢通保護機制而讓權利免受傷害,已超越教育管理的范疇,而成為更寬泛的道德與法的議題。
編輯:梁霄
關鍵詞:畢業證 救濟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