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抗洪防澇更須防謠言成“次生災害”
近日來,南方多省因連續暴雨引發洪澇災害,牽動著億萬同胞的心。中央及地方也積極采取各種應對措施,盡最大可能將暴雨和洪水所帶來的威脅與災害降到最低,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在抗洪防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有些網絡謠言又開始有抬頭趨勢,這種來自于網絡上的“次生災害”若不得到有效應對和控制,極可能給抗洪救災工作“雪上加霜”。
天災來臨之際,謠言制造者和傳播者們也總喜歡湊熱鬧來制造“人禍”,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翻看大家的微博和朋友圈,近來一定少不了跟洪水暴雨災害有關的謠言。或是造謠說某地某地死了多少人,或是胡編亂造一些完全沒根據的“預警”乃至“預言”,一來二去攪得人心惶惶,更是給正奮戰在抗洪救災第一線的子弟兵和政府工作人員們添堵不少。
面對天災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亂了人心”,而很多謠言一旦擴散開來,勢必會擾亂一部分人的心智。有些人因為聽信謠言而不相信政府和權威部門的說法,最終釀成了悲劇和險情;有的人道聽途說讓夜以繼日為抗洪搶險而奮戰的工作人員蒙受“不白之冤”;有的人自以為得知了“隱藏的真相”其實是受了他人的蒙騙;有的人添油加醋信口開河讓謠言的危害性呈幾何數級上升……
洪水和暴雨摧毀的是物質財富,謠言肆虐卻可能毀掉人們的精神堤壩。財產蒙受了損失,我們可以通過發展經濟搞好建設找補回來,可要是精神堤壩垮塌了,再重建起來可就并非短時之功了。正因為如此,我們就跟更不能坐視謠言給抗洪搶險工作添亂了。
有關部門必須從嚴從快從重處理那些在網絡上造謠生事的人,他們為了自己謀私利和博眼球,不惜消費在洪水和暴雨中亟待幫助的群眾,不惜抹黑搶險救災工作人員的功績和榮耀,這難道不是人世間最大的“惡”嗎?而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切實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能去前方抗洪,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不添亂不幫倒忙!
所以說,在建好堤壩防洪的同時,也要建好網絡世界的堤壩防謠言散播;在引導泄洪排險的同時,也要引導好網絡上的輿論,及時有效地解答群眾疑惑,不讓猜忌、惶惑淤積成災。現實世界的災情和網絡環境里的災情都要防治,哪個都不容小覷和疏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謠言 抗洪 防澇 次生災害 更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