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規律性認識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體現了我們黨對管黨治黨規律認識的深化。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和內在要求,對于有效運用“四種形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正風反腐重大舉措的理論歸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新的形勢任務,以上率下抓作風、雷霆萬鈞反腐敗,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這些探索創新進行的四個層面的總結歸納,使“好同志”和“階下囚”之間有了帶電的緩沖區,使“嚴管就是厚愛”的責任更加明確、要求更加具體、抓手更加精準,符合從“小錯”到“大錯”、從輕微到嚴重、從違紀到違法、從量變到質變的腐敗發展規律,也符合權力監督的規律。
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要求教育大多數、管住大多數、保護大多數,體現了“全”;要求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罰責相當,公平嚴格,體現了“嚴”;要求不僅“正歪樹”,而且“治病樹”,還堅決“拔爛樹”,體現了“治”。與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高度契合,是著眼于全面從嚴治黨戰略作出的具體部署,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舉措。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黨章的紀律要求和黨的基本方針
紀律是黨的生命,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始終重視紀律建設。作為黨內根本大法,黨章明確規定,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四種形態”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使紀律成為對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剛性約束,嚴格依據紀律的尺子,針對性質不同、程度不一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處理方式,構成了完整的監督執紀鏈條,都體現了黨章嚴明的紀律要求。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工作方針和方法論。早在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中,毛主席就提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指出“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這就是‘懲前毖后’的意思”,“揭發錯誤、批判缺點的目的,好像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四種形態”突出預防,區分“多數”和“少數”,貫穿抓早抓小、嚴管就是厚愛的工作理念,彰顯了中央和中央紀委對黨員干部的高度負責和關心愛護,體現了我們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優良傳統。而且,“四種形態”使“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邊界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只有實現黨內關系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經常化,才會有真誠坦蕩的咬耳扯袖,才會有心悅誠服的紅臉出汗,才能夠管住大多數;只有在發生小問題的時候就及時處理和約束,才能避免養成“大老虎”,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分類施策、環環相扣的有機整體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分類施策,第一種形態是基礎,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個環節,總的要求是把監督、提醒、教育和批評經常化、常態化,拉起防止黨員犯錯誤的“第一道防線”;第二種形態和第三種形態是對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的綜合運用,要做到綜合權衡、寬嚴相濟,既強調“零容忍”“全覆蓋”,做到違紀必究,同時對犯錯誤但問題性質不太嚴重、能夠主動說清情況并且積極改正的黨員干部,給機會、給臺階、給出路,充分體現政策;第四種形態,使違紀又違法最終要接受法律追究的成為極極少數,就是要幫助犯錯誤的人得到黨的挽救,重建對黨的忠誠。
同時,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必須全面把握、統籌兼顧,才能取得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只有把前一種形態落實到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之中,才能使后邊形態成為“少數”和“極極少數”,從而形成穩定的金字塔結構,取得源頭防控、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只有后邊形態的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前邊形態才有說服力、約束力,才能取得敲山震虎、震懾常在的效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監督 四種形態 執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