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報告稱八成假貨來自中國,真相如何?

2017年06月28日 15:14 | 作者:于佳欣 林暉 王優玲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報告稱八成假貨來自中國,真相如何?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林暉、王優玲

近日,據報道,歐洲刑警組織和歐盟知識產權辦公室的聯合報告稱,全球約八成假冒偽劣產品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假貨問題一直為國內外所關注,怎么看待這一報告?中國假冒侵權問題的真相如何?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

數據真實性值得質疑

這份長達70多頁的報告稱,中國內地和香港是全球假貨的核心集散地,2015年全球86%的假貨來自這兩地。其中,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最為突出。報告還稱,假貨的盛行給歐洲地區帶來了稅收流失,造成失業,并妨礙了真品的流通。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范圍內,假貨的統計尚缺乏科學方法和權威數據,更不要說是一個地區的組織機構對另一國家和全球數據的統計了。

“如果是統計歐洲地區的中國假貨還勉強可信,若是統計中國的假貨,甚至中國假貨在全球的占比,其統計方法的可靠性和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就要打一個問號了。”中國貿促會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

其實,中國的侵權假冒問題一直是被國外炒作的話題。今年5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了關于知識產權的《特別301報告》,再次將中國列入重點觀察名單。去年底,這一辦公室曾發布《惡名市場非常規審議報告》,將中國4家網站和6家實體市場列入“惡名市場”名單。

趙萍指出,這一做法不排除有抹黑和栽贓中國的嫌疑。通過這種方式,對中國制造的產品產生負面影響,為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提供合理依據。

中國也是假貨的受害者

全球是否有超過八成的假貨來自中國,這一統計的科學性尚有待論證,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即侵權貿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涉及生產、流通、銷售、消費等多個環節。尤其隨著科技的發展,跨境、隱蔽的制假售假行為越來越頻繁。

中國本身也是侵權假冒的受害者。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海關近年來在進口環節查獲的侵權案件以年均10%的速率持續增長。2016年,全國海關共查扣涉嫌侵犯自主知識產權貨物757.85萬余件,同比增長13.20%。

假貨在全球泛濫也有事實依據。阿里巴巴平臺治理在線下打假過程中,發現制售假產業鏈出現“境外生產,境內銷售”趨勢。例如,2016年平臺治理“打假特戰隊”協助警方破獲了一起假冒潤滑油案件,該案假冒潤滑油產自馬來西亞,經班輪運輸至國內各港口,再通過多種渠道銷往全國。

海關總署方面表示,一方面,我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同樣面臨侵權困擾,海關必須始終保持在進出境環節打擊侵權假冒的高壓態勢,維護公平競爭的貿易秩序,服務和支持企業“走出去”。

與假貨斗爭,中國從未停止努力

對于國外對我國侵權假冒問題的指責,商務部曾經回應稱,中方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希望能客觀、公正、善意地評價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其實,在打擊侵權假冒方面,中國一直沒有停止努力。自2015年開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了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嚴厲打擊進出口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去年質檢總局以輸往非洲、中東商品為重點,檢驗3.2萬批次,查處不合格商品1000余批次,涉案貨值0.7億美元,不合格率明顯下降。海關總署加強重點航線監控,查獲侵權商品3073萬件,案值近1.5億元,同時還部署8個重點口岸開展了出口電動平衡車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商務部駐外經商機構結合中國品牌商品展,大力宣傳“中國制造”,對詆毀中國產品的現象主動交涉,維護了良好的國際形象。

不僅是政府部門,如今成為售假焦點的電商平臺也成為打假主力。目前,阿里巴巴已經擁有了一支中國民間規模龐大的打假隊——2000多名打假隊員及5000多名志愿者。在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的12個月中,阿里巴巴關閉了電商平臺上的3.8億個商品頁面、18萬件違規店鋪,并協助各地執法部門鏟除了675家假冒侵權窩點。

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應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努力和成效的宣傳,同時,也應該發揮行業協會和民間貿易機構的作用,加強與國外有關機構的溝通,增進了解,消除誤會,創造更多合作機會。(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八成假貨來自中國 假貨 中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 中国Av免费在线 | 一本精品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