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遼寧:傾力施策情系民生
自2010年遼寧對口援助塔城地區以來,全體援疆干部勠力同心,在全面完成援疆各項任務的基礎上,傾情施策,持續推動塔城地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日臻完善。
“十二五”期間,遼寧省共下達塔城地區援疆項目196個,安排援疆資金逾26億元。按照民生優先、傾斜基層的原則,95%以上的資金用在了基層和民生領域,支持建設了一大批涉及民生、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的項目,使受援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明顯加強,經濟社會自我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其中,用于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近7.3億元,占援疆總資金的28%。累計支持新建擴建學校35所,建設教學和生活用房及運動場17余萬平方米,解決了38942名學生就學難、住宿難、飲食難問題;建設醫院門診樓6座,住院樓6座,新增病床1060個,購買高端醫療設備15套,有效緩解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同時,建設培訓學校1個、孵化基地2個、人才技能服務中心2個,年培訓各類人才21000人,切實提高了勞動力的就業、創業能力;累計建設文體活動場所、群眾服務中心5座,總計2.76萬平方米,為充分發揮現代文化引領作用,營造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基礎;新建老人、殘疾人服務中心、福利院、救災物資庫、應急救援中心9所,共計1.98萬平方米,受益175000人。滿足了各族群眾生活服務需求,提升了社會公共服務水平。
這些數據背后,是百姓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是受援地人民“獲得感”的一次次強化。硬件設施只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真正的核心在于人。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援疆干部傾情投入到各項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去,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從最細微處服務著廣大塔城人民。
援疆干部人才毫無保留地將自身先進的技術、理念、經驗傳授給當地同事,幫助他們成長進步,為當地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最典型的例子當屬盤錦市援疆教師于軍。
于軍是盤錦北方工業學校的教務主任,也是學校專業技術的中堅力量,有著近30年的職業教育經驗。至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師生們依然將他牢記于心。
2014年2月,長途跋涉的于軍來到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報到的當晚,校長劉永華就找他促膝長談。原來在他來之前不久,學校未能通過自治區的合格評估,全校師生因此承受著巨大壓力。未通過評估的原因是這里極度缺乏專業技術老師。
于軍想盡辦法,把同樣是盤錦北方工業學校骨干教師的妻子衛芳,勸說到他所在的學校,作為柔性人才幫助培訓老師。于軍自己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學校工作中去。援疆期間,于軍親自編寫機電、焊接、采礦等五個專業的實施教學計劃和實訓指導書共計80余萬字,字字句句浸透著汗水和智慧。在他們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學校老師成長進步很快,紛紛通過了中級職業技能鑒定,并在自治區相關比賽中獲得獎項,而關乎學校前途命運的評估最終也順利通過。
無數援疆人才和于軍一樣,在身后留下了一條用真情鋪成,用堅守鑄就的援疆路。當老師們立足三尺講臺,傾心澆灌孩子們充滿希望的心靈之花時,援疆醫生則將足跡踏遍了塔城地區的山山水水,并通過核心醫院的隊伍建設,有力促進了塔城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進步。
“十二五”期間,遼寧援疆醫療衛生人員累計接診當地患者18萬多人次,開展各類手術7254例,搶救危重病人5200余人次,填補受援地醫療技術空白300余項,發表各類學術文章70多篇,申請自治區、地區縣市科研項目10余項,為當地醫療機構創立新科室6個,協調受援地區6家醫療機構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遼寧省內6家醫療機構建立對口合作關系。
伴隨著最新一輪援疆工作的開展,“十三五”期間,遼寧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33.63億元的援疆資金中,將有19.19億元用于改善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同時進一步大力推進醫療組團式援疆和教育援疆。同上一批援疆干部一樣,在新的歷史時期,又一批援疆隊伍從沈水之畔走向庫魯斯臺草原,從城市走向基層,走向農牧區,正在將黨和國家對新疆人民的關心,送到基層群眾的心里。(文/劉東萊)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援疆 建設 民生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