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巨鹿路888號之痛問責不是終點
對違法行為人罰款人民幣3050萬元,對相關政府責任部門及10名責任人員嚴肅問責——上海市靜安區日前公布了巨鹿路888號優秀歷史建筑被拆毀事件處置結果。處理態度堅決、懲處力度空前,應了“對破壞歷史建筑的行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的承諾,這樣的雷霆手段不僅在上海,在全國范圍也算首例。巨鹿路888號之痛,能否真正推進城市建筑遺產保護落細落小落實?問責之后,關注、追問和反思不應止步。
今年6月,隨著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筑掛牌,上海已公布1058處優秀歷史建筑、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119處風貌保護街坊,保護范圍覆蓋16個區。就是在這樣一座珍視歷史文化積淀的城市,一幢掛著“優秀歷史建筑”銅牌的老宅在眾人的眼皮底下被拆得所剩無幾。違法責任人的任性令人震驚,監管部門的“后知后覺”更折射出當前保護管理機制的漏洞。
問責不應成為管理的起點。現實中,不少歷史建筑有沒有被破壞、改動,相關部門常常不清楚。這其中有部分歷史保護建筑權屬關系復雜造成的有效保護難。一些產權歸私有的歷史保護建筑,業主筑起深墻籬笆,門難進,人難見。中心城區的一些里弄建筑、花園洋房等,居住人口密度較大,違章搭建改建等現象時有存在,導致部分歷史建筑被過度使用,內在文化價值逐漸湮沒。
但是,保護有難度不能成為監管缺位的理由。老房子不是一天拆掉的,一紙文書不等于監管到位,相關部門是否進行了定期巡查?發現苗頭有沒有迅速跟進?在率先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的上海,拆除巨鹿路888號為何沒能及時叫停,其中哪些環節出了問題?是疏忽大意,還是有意為之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巨鹿路888號并非孤例。兩年前,一幢位于上海外灘的老建筑慘遭“刷臉”——建于1914年的原三菱洋行大樓被整體噴砂,換上“新裝”。媒體披露后,相關部門才作出回應。位于上海楊浦北外灘的“不可移動文物”英商班達蛋行被拆得一干二凈,令人扼腕痛惜。這些個案都在警示,歷史建筑的保護不能停留在“掛牌”“上目錄”。盤點好家當,更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和服務,需要更加健全嚴格的多方聯動機制,將建筑遺產的“保護線”切實前移。
我們仍要追問,是什么給了違法責任人“明知故犯”的底氣?有媒體調查稱,巨鹿路這一排洋房從來沒有停止過“修修補補”,業主們東補一塊、西搭一塊,“早就習慣了”?;蛟S,周圍業主持續不斷、不被打擾的改建,給了888號業主“大改”的勇氣。不唯巨鹿路,也不唯上海,不少承載城市記憶的老建筑都在經受這樣的種種侵蝕。
這一次,根據該建筑重置價作出的3050萬元罰款“重”嗎?對于“不差錢”的業主能否起到懲戒和震懾作用?在違法違規的成本和收益之間,能否“掐滅”毀壞歷史保護建筑的苗頭?要知道,歷史保護建筑一旦被毀壞,便是不可逆的。
在利益驅動下,還有多少“巨鹿路888號”岌岌可危?問責不應是事件的終點。個案付出的代價,呼喚進一步梳理政府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服務清單,加強歷史建筑保護的全過程監管、強化保護開發的主體責任,明確各級政府、產權人、使用人對保護保留建筑的責權。比如,不同類別的保護建筑使用和改造的界限在哪里,哪些可以動,哪些不可以動,保護修繕的程序和要求能否進一步細化?對于“老房再生”的需求,普遍存在的木質結構老化、衛生設施落后、外立面脫落等問題,有關部門在履行告知義務的同時,是否可以探索引入專業指導?細枝末節處,都在考驗城市治理的能力。當每個人在歷史建筑和城市文脈面前,都能懷一份敬畏之心,多一份守護之責,這才是一座城市的成熟與進步。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保護 建筑 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