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如何守住口糧安全?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謝靚)一方面是糧食庫存處于歷史高位,一方面卻是糧食進口大量增長,國內外價格倒掛,糧食生產的結構性矛盾凸顯。6月26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小組討論中,委員們紛紛為糧食“去庫存”支招。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要完善相關政策,絕對守住我們的口糧安全。
2004年以來,我國先后實施糧食直接補貼、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糧食價格支持政策。楊維剛常委說,這些政策成效顯著,但當前卻有些難以適應農業發展的新要求,“糧食價格托市政策使糧價漲易降難,市場作用弱化,庫存高企,原糧與產成品價格倒掛沖擊下游糧食加工業,農民甚至對政策產生了過度依賴,種糧‘不看市場看政策’,生產和需求相脫節。”楊維剛說,現行國家糧食收儲政策有時會陷入“提價扭曲市場,降價傷害農民”的尷尬境地。他建議,應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并重,穩步推動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向“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補貼政策演進。
陳紹軍常委則認為,糧食去庫存的同時,穩定產能也很重要,“糧食要有相應固定的庫存,庫存多少,三個月還是六個月?需要從成本方面進行充分評估,這關系到我們的糧食安全。”
會上,談及當前按土地承包面積測算的糧食直補政策,劉曉莊常委呼吁要“更加注重公平”,他列舉了直補政策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有的人有地不種,補貼照拿不誤,種好種壞一個樣;有的土地轉租撂荒、或者生產經營能力低下,補貼卻一分不少。這些問題對解決糧食生產的結構性矛盾、調動農民積極性有不利影響。為此,劉曉莊建議逐步退出普惠制方法,按實際種糧面積、產量和質量進行補貼,鼓勵農民種出更多更好的糧食,同時,補貼政策應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合作組織等新型組織傾斜,此外還要開辟靈活多樣的補貼方法,將種糧補貼范圍推廣到優良品種種植培訓等方面,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使補貼在調動種糧農民積極性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糧食 政策 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