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環保部回應空氣采樣器“戴口罩”案:有震懾作用
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環保部6月21日表示,西安空氣采樣器“戴口罩”案是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被追究刑責的第一案,必將對地方政府和環保系統起到強烈震懾和有效警示作用。
6月16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李森、何利民、張峰、唐世興、張鋒勃、張楠、張肖等七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兩案公開宣判。
據介紹,西安市長安區、閻良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系環保部確定的國控空氣監測站點,通過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采集、處理監測數據,并將數據每小時傳輸發送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一方面通過網站實時向社會公布,一方面用于編制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月報、季報和年報。
經查,2016年2、3月間,為降低監測數據,時任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的被告人李森、時任副站長的被告人張鋒勃多次進入長安子站內,利用棉紗堵塞采樣器的方法,干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數據采集。李森還指使兩名臨聘人員被告人張楠、張肖對子站監測系統進行干擾。同期,時任西安市環保局閻良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的被告人張峰采用上述方法對閻良子站的監測數據進行干擾,造成自動監測數據多次出現異常。時任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分局局長的被告人何利民、閻良分局局長的被告人唐世興,為影響系統自動監測結果,在明知正常途徑無法迅速降低監測數據的情況下,分別指使、授意被告人李森、張峰實施上述行為。
環保部介紹,該案件發生后,環保部舉一反三,對全國338個城市、1436個國控空氣站點從體制、法律法規和技術手段上進行堵漏,要求采樣區加裝護欄和標識牌,逐步實現所有國控站點內外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在采樣平臺設置警示標志、加強防護措施,降低人為干擾檢測數據風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監測 環保部 采樣 數據 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