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公共場合以貶損方式奏唱國歌將拘留
新京報訊 (記者王姝)我國在1990年和1991年分別制定了國旗法和國徽法,而國歌立法則一直是空白,立法機關正在彌補這一立法空白。昨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國歌法草案。草案對應當奏唱國歌的場合,國歌標準曲譜的審定、發布和使用,奏唱禮儀規范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國歌的場合等做出規范。其中明確規定,不得在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場合奏唱、播放國歌。
草案規定損害國歌莊嚴處拘留
草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草案附件中載明了國歌的歌詞和曲譜。
草案明確規定七類場合應當奏唱國歌,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開幕會議、閉幕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開幕會議、閉幕會議;憲法宣誓儀式;升國旗儀式;各級機關組織的重大慶典活動、重要表彰儀式、重大紀念儀式、國家公祭等;重大外交活動;重大體育賽事;其他需要奏唱國歌的場合。
草案同時規定,不得在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場合奏唱、播放國歌。國歌不得用于或者變相用于商標、廣告、公共場所使用的背景音樂等。
為了體現國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草案規定:“奏唱國歌,應當按照本法規定的歌詞和曲譜,不得修改國歌歌詞,不得采取損害國歌尊嚴、影響國家形象的奏唱形式。”為增強奏唱國歌的儀式感,體現對國家象征的尊重和維護,草案規定,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重。舉行升國旗儀式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面向國旗,著制式服裝的現役軍人、人民武裝警察、人民警察等人員行舉手禮,其他人員行注目禮。
草案還規定,在公共場合,惡意修改國歌歌詞或者故意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損害國歌莊嚴形象的,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草案明確,國務院確定的主管部門組織審定用于演奏的國歌標準曲譜,錄制用于播放的國歌官方錄音版本。國歌標準曲譜和國歌官方錄音版本,應當在中國政府網上發布。
此外,草案規定,國歌列入全日制小學一年級音樂課教材。全日制中學、小學應當將國歌歌詞和曲譜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組織學生學唱國歌。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多次建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作草案說明時表示,多年來,國歌所承載的愛國情懷、憂患意識和奮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祖國、尊崇國歌,國歌奏唱和使用總體情況是比較好的。但實際生活中,也存在奏唱國歌不規范、參與者舉止不得體,國歌標準曲譜未予發布,影響奏唱和播放效果等。
沈春耀強調,制定一部專門的國歌法,通過國家立法對國歌的奏唱場合、奏唱禮儀和宣傳教育等進行規范,對于保證憲法的有效實施,增強國歌奏唱的嚴肅性和規范性,維護國家尊嚴,提升公民的國家觀念和愛國意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事實上,從2002年的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起,歷年全國兩會期間不斷有代表、委員建議制定國歌法。國家一級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前團長于海是全國政協委員,從2008年起,他連續十年提交呼吁國歌立法的提案。
沈春耀介紹說,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歌立法作出重要批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將國歌立法列入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經過數月反復研究、修改并征求意見后,形成了今天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草案。
■ 焦點
哪些場合不能奏唱國歌?
不得用于公共場所背景音樂
草案規定,七類場合應當奏唱國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開幕會議、閉幕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開幕會議、閉幕會議;憲法宣誓儀式;升國旗儀式;各級機關組織的重大慶典活動、重要表彰儀式、重大紀念儀式、國家公祭等;重大外交活動;重大體育賽事;其他需要奏唱國歌的場合。
上述關于哪些場合奏唱國歌的規定,草案采用的表述是“應當”,也就是說,上述7類場合應當奏唱國歌。
與之相比,哪些場合禁止奏唱國歌,草案采用的則是禁止性條款,明確提出:不得在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場合奏唱、播放國歌;國歌不得用于或者變相用于商標、廣告、公共場所使用的背景音樂等。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公共場合 貶損 奏唱國歌 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