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南方日報:更要反思統計造假的生成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將于8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最大關注點是強化了對統計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列舉了對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的具體情形和統計造假行為的典型做法,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真實準確是統計數據的生命線,也是統計法的明確要求??墒牵谝恍┑胤胶筒块T,統計卻變成了“數字游戲”,領導需要多少就能變成多少,上級暗示多少就能統計出多少。這一現象早已深受詬病,特別是一些明顯背離實際情況和公眾感受的“注水”數據。統計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宏觀決策、預調微調政策的重要依據。一旦造假失準,極有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管理無序,同時也會貶損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必須防范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可靠,為國家各項決策部署提供科學支撐。
近年來,中央加大了對統計數據造假的曝光和查處力度。2014年7月,中央巡視組首次對遼寧進行巡視后便指出,遼寧經濟數據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2016年5月,中央巡視組“回頭看”再次指出,“一個時期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本月中旬,中央巡視組公布第十二輪巡視反饋情況,吉林、內蒙古兩省區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另外,監察部去年3月還通報了河北、山西、安徽、河南、貴州等省份5起地方統計違紀問題問責處理情況;國家統計局今年4月成立統計執法監督局,對全國統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重大統計違法行為。連同此次《條例》的制定和出臺,這些行動充分展現出中央治理統計造假的堅定決心,另一方面也說明統計造假并非個別情況,是潛規則,是頑瘴痼疾。
統計造假之所以積重難返,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考核官員的指揮棒存在偏差。一段時間以來,衡量官員政績的一項重要指標便是各類經濟統計數據。正所謂:“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睘榱藬底稚系摹疤摷俜睒s”,一些領導干部授意或直接干預統計結果造假,一些缺乏獨立性的統計機構也心領神會參與造假。盡管不少官員都深知“注水數據”的危害,但面對來自上級的考核、同級的競爭以及自身升遷的壓力和沖動,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容忍或默許自下而上的弄虛作假。此外,對統計造假行為的懲處不力,也助長一些地方統計數據競相摻水。在一些地方官員看來,無論多報虛報、瞞報謊報,還是少報漏報、憑空捏造,只要能轉化為政績指標,至多被視為作風不實而敷衍了事。這樣的數字考核機制和寬縱懲處機制,自然就讓許多官員有恃無恐進行統計數據造假,其社會危害程度并不亞于直接貪腐。
維護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必須落實好《條例》,加強對統計數據生產過程的控制,依紀依法懲處弄虛作假,確保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獨立調查、獨立報告、獨立監督職權不受侵犯,確保各類重大統計數據造假案件得到及時有效查處,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同時,更要反思統計造假的生成機制,并從源頭把生成機制徹底打破。“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不是一句空話。對官員政績的考核,不能只重視數字,尤其是那些自說自話得出的“亮眼數據”。事實一再證明,話說得越漂亮、統計數據越亮眼,越要提防弄虛作假的可能。遺憾的是,大多時候、太多的人“難得糊涂”。政績吹牛,貽害無窮;數據造假,隱患疊加。只有指揮棒轉變了,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重視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才能改變官員對數字的迷信,走出“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窠臼。
無獨有偶。一些社會機構發布的統計數據,例如點擊量、收視率、排行榜等,也經常引發爭議,被指收錢造假。這同樣需要反思生成機制,擠干其中的“水分”。
編輯:梁霄
關鍵詞:南方日報 反思 統計 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