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貧困戶的“陽光收入”:荒山生“金”穩民增收
承德縣倉子鄉負責人介紹光伏扶貧項目運行情況(人民網記者李彤攝)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李彤)曾經“栽樹不結果、種地不打糧”的小梁山,現在成了貧困戶唐國慶每天必去的地方。今年以來,河北省承德縣倉子鄉南松村在山坡上支起了一片片光伏發電板。
“風不扶我,雨不扶我,產業扶我;地下沒有,地上沒有,陽光里有。”一副對聯,寫出村民對光伏項目的期望。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推進,作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的光伏扶貧備受關注。光伏產業需要怎樣的自然稟賦、建設資金由誰來出、如何帶動貧困戶增收,是產業發展面臨的必答題。
承德縣是“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有貧困村129個,南松村就是其中一個,“山多地少沒資源,缺錢缺路缺項目”是村里的真實寫照。而更讓村黨支部書記陳榮勝頭痛的是,尚未脫貧的貧困戶大部分年齡偏高、缺乏勞動能力。
“光伏扶貧對于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幫扶作用很明顯。通過調研村里屬于太陽能資源二類地區,光照較強、輻射時間長,可以利用貧困戶庭院和村里荒山荒坡建電站。”陳榮勝說。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不少貧困戶顧慮重重。“不用自己動手,就能搞產業?”“藍板板曬太陽,能賺錢嗎?”改不改的好,市場說了算;改不改的動,群眾說了算。駐村工作隊通過農戶摸底調查、發放“明白紙”等形式,解答光伏扶貧政策;廣泛征求貧困戶意見,幫助算好經濟賬,打消其思想顧慮。
共識已經形成,但光伏扶貧的資金誰來出呢?按照一戶5千瓦規模計算,每戶約投入資金3萬元,指望貧困戶拿出這筆錢不現實。
“政府補一點、信貸投一點、農戶籌一點。”倉子鄉書記王建國對記者表示,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申報光伏扶貧項目,縣里給予每戶補貼1.2萬元;通過“政銀企戶保”平臺擔保,銀行免質押借給每戶貧困戶1.3萬元,由政府全額貼息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自籌5000元,對于確有困難的特困戶,由政府協調增加貸款或全額貸款予以解決。
“我沒有出一分錢,這發電器建好了算誰的?”也有貧困戶提出了憂慮。王建國介紹說,在建設之初縣里就確定了產權,明確貧困戶、政府、銀行多方籌資建設的光伏產業,產權歸貧困戶個人所有。
由于貧困戶的房屋條件受限,37戶貧困戶將發電板建在了小梁山上,并成立了南松光伏專業合作社。作為合作社的理事長,唐國慶每天都要到山上轉一轉,看著不斷增長的電表,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按照每戶安裝5千瓦光伏發電系統,年光照1500小時計算,年發電量約為7500千瓦時,前3年每年收益8000元以上,3年后每年收益7000元左右,可持續收益15年。”他說。
據介紹,為了保障項目穩定運營,村里組織簽訂了3項協議。施工方、貧困戶、縣光伏辦簽訂施工協議,“政銀企戶保”融資平臺、銀行、貧困戶簽訂貸款協議,供電公司、貧困戶、銀行簽訂并網結算協議。通過一戶一卡、一周期一結算的方式,確保資金到戶。
記者梳理發現,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聯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份的30個縣開展光伏扶貧試點。2016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村級光伏電站確定為光伏扶貧的主推方式。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已下達51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項目建設計劃。
“光伏扶貧發電,既發展了新能源,又實現了脫貧增收,一舉兩得。”有專家表示,利用村集體的閑置土地,投資建設100至300千瓦的小型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發電收益可用于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為部分貧困戶提供就業;可用于村內小型公益事業;也可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收入來源的貧困人口進行補助。
編輯:梁霄
關鍵詞:貧困戶 陽光 收入 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