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李開斌:高原水稻的第一育種人
李開斌,云南楚雄州農科所水稻育種栽培站站長。40年來,他從事著一個單一的工作——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種選育研究。
農科所工會主席趙廷龍用簡單的幾句話,就把李開斌40年的農科人生涯概括了,“他先后主持育成經云南省審定合格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種27個,‘十一五’以來,育成了云南省僅有的兩個超級稻品種‘楚粳27號’和‘楚粳28號’,實現了云南省超級稻品種‘零’的突破。”
水稻品種“零”的突破,帶來了云南、西藏、貴州、四川等高海拔地區水稻增產豐收。
據悉,2015年“楚粳28號”在云南省推廣種植220萬畝,創造了粳稻百畝平均畝產世界紀錄。也就是在這年,李開斌選育的“楚粳系列”品種累計推廣種植6227.61萬畝,增產稻谷39.78億公斤,使農民實現增收89.92億元。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經歷過、也見到過很多農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水稻,畝產最多100公斤左右,吃不飽飯。后來有機會讀農校,就想搞水稻稻種選育,畢業分配到州農科所研究水稻品種后,便一頭扎進了這個行當。”
李開斌的工作有個特點,就是身兼二任——農科人與老農。
如果說,工匠精神的實質是“專注、耐心、嚴謹,求完美、重細節、淡名利”,那么,李開斌正好用40年的奮斗歷程詮釋了這種精神。一個新稻種的育成至少要七八年,這個過程中需要每天或行走在田野,或俯身實驗田中,耐不住寂寞、做不到專注是不可能成功的。
“烝民乃粒,萬邦作乂”,是3000年前的中國古人對糧食豐贍與否與社會和睦穩定之間關系的精確評價。李開斌從事水稻品種培育的初心,便是建立在“烝民乃粒”之上,也就是要讓百姓糧食余饒。憑著這種樸素的認知,他在水稻新品種培育事業上40年不輟。
作為農科專家,李開斌深知,稻種的復雜性在于它本身會退化,一個新品種的誕生絕不意味著能一勞永逸。此外,目前他研究出的稻種百畝平均產量已經過噸,再往前就很艱難了。這些,預示著李開斌的前路是無數峙立的“珠峰”,不能停止攀登的腳步。
2010年6月,李開斌被告知長了腦瘤,開顱摘除后,他稍微復元,又返回到選種田。
2015年9月,李開斌頸椎上長了一個壓迫神經的腫瘤,手術后虛弱得難以俯身試驗田,但他仍然心系稻種培育,同事來看望時,他的問題始終是“雜交做完沒有”“秧苗長勢如何”。
1560年,一位瑞士鐘表匠參觀了埃及金字塔后斷言,金字塔不是什么奴隸建造的,他的看法是,“因為帶著仇恨的人不可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塔來,相反,只有內心充滿愛的人,才能創造出美的作品。”
從這個觀點審視李開斌,或許才能詮釋他40年堅持培育稻種最真切的心理動機。
編輯:梁霄
關鍵詞:李開斌 高原 水稻 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