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信息高速公路:中國從跟隨到引領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劉育英)即使在遙遠的中國西南邊陲小鎮——西藏墨脫,人們也可以通過寬帶看電視、發微信、連WIFI。覆蓋全中國的信息高通公路,改變著中國民眾的生活面貌,也塑造了中國領先的數字經濟。
近五年來,“寬帶中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提速降費行動、信息消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了信息高速公路在中國的普及、升級。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截至2017年4月,中國固定寬帶用戶達到3.15億戶,其中光纖寬帶用戶2.5億戶,在固定寬帶用戶中的比例達到79%,為全球最高。在移動寬帶方面,中國4G用戶總量達8.49億戶,在全球處于前列。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是受益于寬帶網絡的千萬個鄉村中的一個。自打連上寬帶后,村民們自己做微商、電商,“造血”脫貧,實現了當地“村村有電商”的目標。村支部書記李文彬家通過網絡,賣出了過去銷路不暢的蘋果、杏子,讓村里不少人實現了增收,僅他家每年就能增加4000多元(人民幣,下同)收入。
中國官方通過“電信普遍服務機制”,來縮小信息高速公路的城鄉差距。僅在2016年,兩批寬帶普遍服務試點共支持27個省份的約10萬個行政村光纖通達和升級改造。
龐大的市場需求提供了產業土壤,華為、中興立足技術創新,設備銷售到全球,話語權與日俱增。在移動通信領域,中國2G時代全部引進,3G時代跟隨,4G時代并跑,5G時代開始成為領跑者。
“中國與國際同步啟動5G研發工作”,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日前表示,中國全面開展5G技術研發,已在大規模天線、超密集組網等5G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
中國已經成為5G標準的重要貢獻者。目前,中國在北京懷柔建設了全球最大的5G試驗場,華為、中興、高通、愛立信等產業鏈主流廠商參與測試。華為的Polar碼編碼方案被國際標準組織采納,中國企業在5G核心標準上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奚國華也表示,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已針對5G關鍵技術、頻譜、安全等開展先期研究,形成多項研究報告,并將協會研究成果貢獻于國際標準及全球頻譜規劃。
高通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35年,中國5G價值鏈將創造出3.5萬億美元產出,占全球產出的四分之一,將創造出950萬個工作崗位。
信息高速公路的完善,助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近日,由外國人評選出的“新四大發明”,其中有三項都跟互聯網相關: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另一項為高鐵。
首創于中國的“共享單車”,在全國已有運營企業30多家,累計投放超1000萬輛,注冊用戶超1億人次,累計服務超10億人次。
信息高速公路也開始改變工業。以工業云、數字工廠、機器人技術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生產力,正在促進中國工業裝備水平大幅提升。
據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17年報告統計,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超過日本和英國之和,位列全球第二位。(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信息高速公路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