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考察健康養老產業 了解巴馬的“煩惱”
人民政協網廣西6月13日電(李木元)若問廣西25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哪個最有名?恐怕很多人會說巴馬。
這個位于廣西西北部的瑤族自治縣,總人口只有30萬,卻成了全國各地游客慕名前往的“勝地”。
數字為證——巴馬游客量2006年只有11.6萬人次,到2016年迅猛增至434萬人次,10年增長了近40倍。這些游客當中,養生度假養老的“候鳥人”每年達10多萬人次。
所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發揮民族地區生態優勢,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專題考察組將巴馬列為重要一站,“我們也算慕名而來啊!”全國政協常委、民宗委主任朱維群調侃道。
然而,6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接見考察組一行時給大家打了一針預防針:“這些年來,通過媒體炒作,巴馬一下子就火起來了,全國各地的‘候鳥人’蜂擁而至,可地方政府還沒做好準備,公共服務還不完善,大家看了可能會比較失望。”
眼見為實。6月2日,考察組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上路了。
茂林修竹、碧波如黛、曲流通幽,獨特的巖溶地貌造就了巴馬山水相連、山水靈動、山水相融的風光特色。這里有百魔洞、長壽水晶宮、百鳥巖等自然巖溶景觀和天坑石林群,也有絢麗多彩的盤陽河和賜福湖美景,還有如詩如畫的龍湖田園風光等眾多引人入勝的景觀。
巴馬縣長藍海洲介紹,巴馬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是一般地區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水資源豐富且水質為天然弱堿性小分子水團;地磁是一般地區的一倍多;土壤中硒含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是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巴馬成為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
“這是大自然的恩賜,有這么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巴馬人是幸福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主任安阿玥說。
最引人注目的是巴馬的長壽優勢。巴馬是世界第五長壽之鄉。截至2017年4月,巴馬全縣有80~89歲老人3671位,90~99歲老人679位,100~109歲老人89位,110歲以上老人7位,百歲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位居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之首。
“看了這些老壽星的年齡,我們這些六七十歲的人還是壯年啊,哪里還敢賣老!”全國政協委員、民宗委副主任白瑪的一句話把大家逗樂了。
“不過,你們這里的交通條件還是差一些,從南寧到這里要4個半小時,有點長,往來不太方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副會長伊麗蘇婭的一句話說到了藍海洲的痛處。“目前,巴馬還沒有通高速,二級公路也需要改造升級,而百色巴馬機場吞吐量太小,交通已成為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進入巴馬縣城,考察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道路兩旁居民私搭亂建的房屋較多。
“這確實是巴馬的一個突出問題。”藍海洲指出,因為公共設施配備不足,比如養老機構,目前巴馬全縣有養老機構42個,總床位只有580張,還沒有一家成型的養老示范基地,無法接待這么多老人。沒辦法,很多老人就住到百姓家里,一個月只有幾百元錢,很便宜。大家相互效仿,都開始加蓋房子。
“這種私搭亂建不僅影響了巴馬縣城的品牌形象,而且這些房屋因為衛生、消防不達標,很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衛計委副主任夏寧說。
更讓考察組擔憂的是老人們缺乏科學養生、養老知識。在百魔洞里,一位坐輪椅的85歲梁姓老人右腦萎縮,下肢行動不便,自去年9月至今,和老伴已經在巴馬居住了10個月,每周都有兩三次到這里來吸氧,一待就是半天,稱“身體感覺比以前好多了”。有的老人拿瓶子灌了山泉水直接飲用;在樹有“磁療區”牌子的巖石上,成群結隊的老人在此靜坐養生;在吸氧區,不少老人要么閉目養神,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減少病患,延年益壽。
“養生要講究科學,中醫養生有‘三因學說’,即因人、因時、因地,而且人的體質不同,采取的養生方法也不同,怎么能千人一方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健反問。
“宣傳也要講科學,磁療區的石頭很涼啊,坐久了老人受得了嗎?萬一沒病生病了咋辦?”全國政協委員、武警部隊原副政委崔景龍話還沒說完,全國政協委員、民宗委副主任楊松插話:“我是學物理專業的,地磁要是能感知到,身體還受得了!”
“巴馬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是生活恬淡、規律作息、常年勞作、粗茶淡飯,自然環境只是一個方面。應正確宣傳這里的長壽‘法寶’。”安阿玥的總結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有些問題正在解決中。據悉,巴馬已經啟動了交通基礎設施大會戰,未來將有兩條高速經過巴馬;二級公路也在加緊改造。
“目前巴馬的規劃審批權已經上移至自治區政府層面,而且巴馬縣在3年前啟動私搭亂建整治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藍海洲說。
在考察組看來,巴馬的稟賦是好的,出現的問題屬于“成長中的煩惱”,只要科學謀劃、規范發展,假以時日,一定能走出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產業發展之路。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巴馬 全國政協 考察 養老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