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學者:人感染流感H7N9地理范圍擴大 病毒循環增強
中新網上海6月6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公共衛生學者最新研究顯示,人感染流感H7N9的地理范圍不斷擴大,病毒在禽間的地理擴散范圍更廣泛。禽類中H7N9病毒的循環強度增加;未來,人間病例可隨禽中循環的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流感H7N9病毒的比例變化而變化。
研究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活禽市場關閉,病毒可沿著家禽運輸和交易的路線隱性傳播,持續擴散到沒有或沒有嚴格執行活禽市場關閉政策的地區,包括尚未發現疫情的地區。
據悉,自2013年3月中國發現了全球首例人感染流感H7N9病例以來,每年冬春季都會出現一波人感染流感H7N9疫情。復旦大學6日披露,該校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余宏杰課題組在人感染流感H7N9的流行病學特征變化和大流行風險評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最新發表于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感染性疾病》。
校方表示,該研究全面闡明了2013年至2017年人感染流感H7N9的流行病特征及臨床嚴重性的變化,為大流行的風險評估及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學證據。
據課題組介紹,在2016-2017第五波疫情前,H7N9病毒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但今年2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報告顯示,該病毒已變異為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在禽類中出現病死等情況。同時,2016-2017年-第五波疫情較往年出現得更早,報告病例數也超過了之前任何一波。
第五波疫情中,人感染流感H7N9的流行病學特征和臨床嚴重性是否發生了變化?其引起大流行的風險是否增強?這成為當下國際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學者的研究正回答了“第五波疫情中,流感H7N9病例數激增且出現了高致病性H7N9病毒株是否會改變其引起大流行的風險”這個關鍵科學問題。
余宏杰課題組發現,從第一波到第五波疫情,16-59歲病例的比例從41%逐漸上升至57%,第四波和第五波疫情中城鄉結合部及農村病例的比例高于前三波。余宏杰表示,本研究提示對活禽中的流感H7N9監測需進一步加強,并建議采取永久性活禽市場關閉,或在疫情發生前采取主動的活禽市場關閉措施。
余宏杰課題組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及公共衛生意義,《柳葉刀感染性疾病》以快速通道形式發表了論文,并同期邀請了世界衛生組織動物流感研究參比中心主任、國際著名流感病毒專家RichardWebby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楊子峰撰寫了專家述評。
編輯:曾珂
關鍵詞:人感染流感H7N9 地理范圍擴大 病毒循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