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郭丹丹:以改善民生構建住房保障體系

2017年06月02日 09:37 | 作者:郭丹丹 | 來源:河南日報
分享到: 

作者: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郭丹丹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提出要打好“四張牌”,“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其中之一,改善住房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是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就要切實加強住房保障。作為我國住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房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也是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壓艙石”,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解決好保障房問題,就有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基礎。經過多年發展,保障房已經成為困難家庭的生活依靠和立足所在,為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保障房的發展也面臨新的情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注意不同發展階段出現的不同問題,順應新形勢,明確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著力促進保障房轉型發展。

一是要注意城市分化的影響。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大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加快,要素、資源、資本、產業的集聚能力日益增強,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流入的同時帶來了旺盛的住房需求,導致保障房房源稀缺,供不應求;中小城市及縣城發育不足,經濟基礎薄弱,常住人口少,保障房庫存較大,面臨去化難題。要充分認識到城市分化帶來的保障房需求的變化,根據城市定位及功能的升級、分化進行保障房建設,分城、分類施策。在大城市,要酌情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增加供給數量,做到應保盡保。在中小城市和縣城,要注重通過貨幣化安置、以購代建、政府給予租金補貼和稅費優惠等方式,著力打通商品房與保障房的轉換通道,盤活閑置資源,消化市場存量房源。

二是要注意供需關系的影響。當前,保障房庫存高企、申請遇冷,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個別地區保障房選址偏僻、交通不便、存在質量缺陷、基礎設施不完備等形成閑置;另一方面,保障房供給結構不盡合理,需求較大的部分如公租房往往供不應求,存量房源多因受眾較窄而供過于求。化解階段性供需矛盾,就要進行保障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升供給質量和標準,增加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有效供給。明確企業保障房承建責任,規范建設、管理行為,確保工程質量達標,穩定實物配租的房源。在政府購買商品房的采購程序、選房標準、科學定價、區位選擇和資金監管等方面強化科學決策,細化指導政策和操作規范。加強精細化管理,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同時,要在摸清總量的基礎上,制定保障房建設規劃,明確缺口底數,準確把握市場需求,適時調整供給類型,提供更有針對性的供給。

三是要注意體制機制的影響。入口端,分配機制存在缺陷。由于申請條件不夠合理、申報信息甄別困難、有效監管不足等,造成保障房大量建設和長期空置并存。出口端,退出機制不健全。信息不對稱、約束體系不完善、獎懲措施不到位,當享受保障房待遇的家庭在經濟狀況好轉、不再符合申請條件時,房管部門難以及時獲取信息,易造成住戶延時退出,致使房源和租賃補貼資金等錯配。針對這些問題,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是關鍵。應最大程度地發揮保障房過渡性住宅的屬性,細化申請標準,靈活分配機制,強化監管問責,科學配置資源,提高流轉效率。建立真實、準確的檔案信息系統和收入資產申報審核體系,對家庭收入、住房狀況等進行高效、全面的審查,有效剔除不符合條件者,使符合條件的群體及時受益,確保保障房開發、分配的及時、公開、公正、透明,以及保障對象的動態調整、退出機制的健康運行,實現良性循環。

保障房是政府的托底性責任,是社會保障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保障房的建設應堅持以改善民生為基本導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安全感和獲得感。面對復雜環境,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探索改革路徑,創新發展模式,促進實際效用最大化,著力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住房保障體系和科學合理的建設、管理長效機制。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民生 保障房 住房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 色综合AV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图 | 综合视频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