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校園BBS現狀:曾是輿論場與小社會 如今被指太復古
原標題:校園BBS,你還好嗎?
盡管這里早已不復當年盛況。
賬號是2009年他進入復旦大學讀研時注冊的。不過作為資深玩家,他的校園BBS足跡顯然要早得多。還是小學生時,他就時常流連在一些后來耳熟能詳的站點:水木清華、北大未名……彼時,1995年8月建立的水木清華剛剛開啟中國高校BBS的序幕。1996年4月,日月光華建站,三個月內在高校BBS中的用戶數已經僅次于水木清華。
當年的校園BBS,儼然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名學生入學時便會擁有一個ID,看信息、找人脈、吐槽、買賣二手貨、求職求實習……都有相應的版塊,而很多精華帖子也成為初入校園的重要指南,有些直至畢業還能發揮作用。甚至各種新聞熱點也經過BBS發酵升溫,成為校園里的重要輿論場。
在王冬眼里,校園BBS的活躍者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本身在社交圈就比較活躍的人,他們樂意分享,希望豐富自己。另一種是那些“死宅”一族,灌個水、刷個經驗值如同刷存在感,跟后來刷微博、微信差不多。剩下的就是“有事兒才出現”的大多數了。
廣闊的社交世界
在那個沒有社交媒體和朋友圈的年代,大學生的人際圈子往往局限于本專業和班級。很多人通過BBS認識了不同專業的同學、共同愛好的達人,又通過這些人認識了更廣闊的世界。
王冬是個火車迷。令他驚喜的是,這個有點“小眾”的愛好在日月光華BBS也有一席之地。他和Railway(鐵路)版的網友們參加過一些出行、攝影活動,主題都以火車為中心。
除此以外,這個版還肩負著一項重任——幫助全國各地的同學們買火車票返鄉。為了回答大家的各色問題,他有時會不厭其煩地翻出相關文件中的某項條款,細致解讀。同學們的提問有時挺“外行”,比如有人要去車票并不緊張的城市,王冬認為這就大可不必驚慌。
也有人由于種種原因與直達車票失之交臂,在BBS上宣泄郁悶。這時,王冬和小伙伴們會一邊安撫,一邊幫著出主意。最常用的辦法是“曲線救國”,買上幾張不同的車票輾轉回家。“不過有些人從沒想過換乘,一開始難以接受。”王冬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為此,他常常需要向對方解釋換乘的可能性和優點:“現在火車的晚點率已降低了很多”“這幾年,我們國家的鐵道進步很快”。
他自己也現身說法。2013年春節,他因買了8張車票、比直達列車節省9個小時從上海回到四川老家,被當時的媒體稱為“換乘帝”,直接體驗了一把當“網紅”的滋味。
可王冬表示,自己的這點經歷跟圈里的“大牛”比起來,不算什么。“當時北大有個 神級售票帝 裴濟洋,能用哲學方法為同學們接票,那才是真正的網紅。”他認為,以今天的眼光看,校園BBS充當著一部分社交網絡的功能,一些早期的“網紅”便脫胎于此。正是在北大未名BBS鐵路版主辦的社團線下活動中,王冬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裴濟洋。
傾訴和交流的空間
楊磊從2005年下開始,當過兩年多日月光華Love(戀愛)版的版主,那年他大三。他記得當時最受歡迎的有兩類帖子:一是文筆好、表達欲強烈的原創文,“這類作者大概相當于現在的網絡大V。”二是服務型的內容,可能對很多人有幫助,“不一定是原創,比如是從博客或其他來源轉來的,經過了精心挑選,適合分享。”后者最典型的是各種“感情攻略”。作為管理者,楊磊主要判斷帖子是否積極、正面、向上,適合大學生分享。
夜愈深、發帖愈熱烈,是這個版的特點。
夜里12點左右,發帖、跟帖數量會有一波上升。“主要是感情遇到困難,求助大家該怎么辦;或者分手后求安慰。回帖會有人支招,也有人安慰、鼓勵,你會發現這樣的互動尤其暖心。”楊磊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他看來,love版與另一個人氣版Single(單身)版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后者多一些對愛情的遐想,而前者因為集結更多有戀愛經歷的年輕人,能夠找到可借鑒的經驗。
“當年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傾訴和交流的空間,隱秘而安全。”楊磊說。
活脫脫小社會的縮影
2008年,正在讀研的胡蓉接手剛剛成立不久的日月光華Kids(育兒)版。盡管在校期間結了婚,當時還沒計劃當媽媽的她,是抱著“學習起來”的心理當版主的。“我是一個沒有娃的版主!”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采訪時,她這樣形容自己。關于Kids的版大熱,她分析與一些網友、包括已經畢業離校的用戶逐漸到了結婚生子的階段有關。從孩子可以衍生出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家族關系,這個版塊活脫脫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
從最初的曬萌娃、討論育兒經,發展到一起采購育兒用品、一起組織帶娃“版聚”,胡蓉和很多網友成了聯系至今的閨蜜摯友。“有些朋友是在共同 買買買 中發展出革命感情的,這種友誼在當年很典型,現在回想起來也是特殊的緣分。”她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因為“比較空”,胡蓉還當過Beauty(美容)版、高教版等版主,她對其中的Bashu(巴蜀)版版主身份尤為自豪:“我是開版版主。”據她回憶,類似以鄉情為主題的一系列版塊,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幫助來自各地的大學生一解思鄉之苦,“至少,課余吃喝玩樂這些事兒就不愁了”。
毋庸贅言的頹勢
如今,校園BBS的頹勢毋庸贅言。
據統計,2005、2006年日月光華BBS的日均在線人數保持在7000左右,此后便逐年下降,眼下有個幾百,就算不錯了。
而校園BBS的各種功能,逐漸被現在也已式微的校內(后來改人人)、貼吧,更具針對性的興趣網絡如豆瓣、知乎,以及微博、各類微信公眾號所替代。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圈90后,多數人表示“聽說過但從來沒有用過”,也有人認為這個名詞“很復古”“好悲哀”“已經消失了吧”。那些排隊上機房的壯觀場景,那些“報告”代表“請吃飯”、“旁聽”代表“蹭飯吃”的暗語,那些在BBS上約好的會面和圍觀,更加無從談起。
當BBS不再成為大學生唯一的選擇之后,它的影響力就不可避免地下降。
受困的不只是日月光華。僅在上海,同濟大學的“同舟共濟”、交通大學的“飲水思源”等知名校園BBS,均面臨同樣的困境。
技術的停滯也是原因之一。據業內人士分析,像日月光華一類的校園BBS還在采用早期telnet純文字協議的架構,后來只是增加了一個網頁版的“殼”。以前受電腦系統的處理能力和磁盤容量限制,需要定期歸檔或刪除不活躍的數據,包括文章、用戶等,否則容易出現“當機”局面。而這些情況,在云計算時代基本上不會再遇見了。
胡蓉在Kids版結識的好友,后來轉戰qq、微信,至今仍保留著一年兩次的聚會傳統。這些人當中,年齡最大的是70年代末生人,最小的1988年。這基本上涵蓋了校園BBS活躍用戶的跨度。
現在每天逛日月光華,對王冬而言與其說是愛好,不如說是習慣。“跟以前關注的東西確實已有很大的不同了。過去更多是在灌水、打發無聊時間以及和同好討論關于火車的事情,現在只是簡單瀏覽一下每日的 十大 ,側重點也逐漸轉向工作、生活的點滴,比如理財、房產、裝修這些類型的帖子。”
胡蓉也有類似的感觸。“這些年很多版塊陸續關閉了,現在還活著的,也多是育兒、婚姻、買房這些主題,說白了,留在上面的還是我們這幫人。”
這些演變,伴隨著用戶群體的成長。在很多文藝作品中,校園BBS也常常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從早期網絡寫手痞子蔡的小說,到近年熱映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它已成為70后、80后記憶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化作了一代人青春的符號。
編輯:曾珂
關鍵詞:校園BBS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