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制度督促地方履行棚戶區改造責任
5月24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后三年棚改工作目標。會議提出,實施2018年到2020年3年棚改攻堅計劃,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加大中央財政補助和金融、用地等支持,以改革創新的舉措、堅持不懈的韌勁啃下“硬骨頭”,兌現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的承諾。(5月25日《21世紀經濟報道》)
今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地方考察時表示,棚戶區改造既是彌補歷史欠賬的民生工程,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還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身負三重歷史意義。如今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三年棚改工作目標,三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體現了政府的民生情懷與責任擔當。對于求房若渴的困難群眾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雖說住房消費早已進入了市場化時代。但是讓民眾“居者有其屋”,政府責無旁貸。給困難群眾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對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提出硬要求是政府責任的體現。正如上海社科院專家盧漢龍所言,福利分配不是政府對公眾的恩賜,而是一種公共職責的承擔。同樣,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房供給不是恩賜,而是責任。完善住房保障服務,下決心償還棚戶區改造歷史欠賬,決心比財力更重要。政府從土地財政中切出一塊蛋糕,下決心壓縮“三公”消費與其他公務經費支出,再向群眾適當收取費用,保證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房建設項目按時開工、竣工,并非不能完成的任務。雖說政府大力改造棚戶區,建設保障房,減少了土地出讓收入,增加了財政負擔,但是給困難群眾提供優良住房保障服務,讓群眾享有基本的居住尊嚴,是政府的本分。
其實,政府改造棚戶區,建設保障房算的是民生賬,而不是單純的經濟賬,以簡單的市場眼光審視其中的得與失。政府如果做好了住房保障文章,有利于提高困難群眾的生活質量,平抑商品房價,減輕更多購房人的經濟負擔,這實際上是樹立政府公信形象,實現政府與群眾雙贏的一個良好契機。而且政府以實際行動回饋困難群眾是公共財政的題中應有之義。從長遠來看,政府為困難群眾居住尊嚴托底的價值不可低估。
但是,有的地方寧愿把錢花在形象工程、“三公消費”上面,也不愿拿出更多的錢投入公共事業,只愿土地高價出讓蓋商品房也不愿意給保障房劃撥土地,有的地方“保障房只見供地不見供房”、開工延遲;有的地方以舊廠房充保障房應付檢查;有的地方把單位內部集資房、福利房也算到保障房的頭上;有的地方保障房分配嚴重失衡,保障房被公務員“包場”;有的地方以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向上要補貼,卻只開發商品房,保障房“成色”嚴重不足。困難群眾仍然口惠實不至。還有的地方廉租房租金一收就是30年,困難群眾苦不堪言。
當然,“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善政關鍵在落實。在落實棚戶區改造等住房保障目標的過程中,中央要約法三章、立好軍令狀,并明確處罰細則,防止有的地方“掛羊頭賣狗肉”,出現“保障房只見供地不見供房”,以棚戶區改造之名開發商品房、興建政府辦公樓的情況。
在保障房供給的問題上,地方要按照中央頂層設計要求與民生需要,打破土地財政思維慣性,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并持續給力。像最低生活保障一樣,做到應保盡保。不能為堆積保障房數字,而忽視保障房的保障“成色”。在我看來,這個“成色”既包括保障房要保證質量與數量,也包括保障房科學選址,完善配套設施,“精確”分配給低收入群眾等內容,而不能任由福利房濫竽充數,不能聽任權力染指保障房。
當然,要讓地方政府認真履行住房保障責任,除了地方權力自省、體現責任擔當以外,住建部、國土部等部委要督促地方政按時足額完成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房建設任務,對于保障房建設遲遲不開工,建設、供給縮水的地方,不僅要曝光、約談,而且要納入政績評價體系,提高違規成本,啟動問責程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保障 棚戶區 改造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