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光明日報:無現金支付 擁抱美好也要未雨綢繆
近日,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你的移動貨幣——不帶現金或銀行卡在中國生存一天》的文章,記錄了一位美國記者在北京不帶現金、銀行卡,只帶手機一天生活的體驗。這位記者凡遇消費活動即用手機微信支付,居然像帶著現金出行一樣,一點也沒有感到不方便。更讓他感到驚奇的是,在北京街頭的小吃店里,哪怕是買一個煎餅,都可以用手機支付。
對于不少國內讀者來說,新聞里的體驗描述早已是生活常態。自從手機APP普及以后,利用支付寶等程序完成消費,已經成為多數消費者樂于采用的消費模式,該模式在一些大城市里更是出現爆發式增長。現金已經不再是人們消費的“標配”。與這位記者在北京出行一天不用現金相映成趣的是,前不久,幾個外地竊賊流竄到浙江杭州行竊,結果連偷三家超市,僅竊得1000多元現金,以至竊賊驚呼,杭州人都不用現金了。歡笑之余,這樣的現實更加明晰:手機支付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正在向無現金社會前行。
這種利用手機APP進行的支付,是由技術進步所帶來的交易手段更新。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智能手機業務量在我國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支付額達到1.85萬億美元。手機支付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無現金支付的美好期待:它既為人們提供了方便,也增加了消費的安全性。而對國家來說,既省去了紙幣印制的成本,節省了社會資源的消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因此,近幾年來,央行已經著手進行無現金交易的研究。
手機支付得以實現快速“攻城略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在推廣過程中基本沒有增加店家的支出。之前,在商業銀行信用卡推廣中,店家被要求安裝POS機設備,而且還需要進行人力培訓,因此普遍熱情不高,一些小店至今沒有普及。相比之下,手機支付極具優勢的交易成本以及杜絕收假幣的可能性,提升了其推廣價值。
技術的進步,正在推動無現金社會的目標提前到來。可以期待,隨著手機支付應用進一步鋪開,它將成為民用消費支付的主流模式,現金流通將大幅減少。這對整個社會都是好事。政府管理部門應支持這種由新技術催生的新型支付方式,為其快速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同時,也應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深入研究無現金交易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可能產生的問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螞蟻金服和騰訊占得先機,一些“游戲規則”也由這兩家企業制定,他們已經高度掌握了對這一模式的話語權。兩者之間雖然也有競爭,但并不充分,公眾對此也有技術優勢發展成為技術壟斷的擔憂。如何建立健全對手機支付的監管,既不傷害它的發展,又能避免出現擾亂金融秩序的風險,央行等管理部門應未雨綢繆。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光明日報 現金 支付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