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鄧玉林:在太空解讀生命密碼
朋友圈、美圖……年逾半百的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院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鄧玉林教授玩起這些來,絲毫不遜于年輕人。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鄧玉林激動地在朋友圈寫下了長長的感言:“我們的科學載荷進入了太空,目前已經開始了第一組實驗……這次載荷儀器研制和飛行搭載過程中,我們團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幾乎到了崩潰的地步。可喜的是,團隊成員頂住了困難,晝夜奮戰,終于圓滿達到了搭載正樣的交付狀態。好樣的,小伙伴們!”剛一發出便獲贊無數。
令鄧玉林如此感慨的,是所在團隊研制的“空間微流控芯片生物培養和分析載荷”終于搭載天舟一號開啟了太空之旅。別看這套載荷裝置只是個小小的黑匣子,內中卻集成了一個精密的細胞實驗室。
鄧玉林說,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中,液體不能暴露在外,人工干預很少,還要克服飛船振動及遭受沖擊等諸多困難,想在太空做細胞培養,難度極大。而鄧玉林的團隊采用微流控技術集成的芯片實驗室,卻能在太空全自動地完成神經細胞和免疫細胞的在軌供培養和在線生化分析,并實時進行數據傳輸。
利用這套裝置,鄧玉林的實驗試圖探尋空間微重力環境下神經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作用的新現象,未來作用于臨床,將有助于保障航天員長期在軌的飛行健康。
5月底,鄧玉林的團隊研發的另一套實驗裝置將搭乘美國龍飛船升入太空。這次,將在太空開展DNA方面的研究。在實驗申請獲批的過程中,美國對空間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讓鄧玉林感慨。他希望未來的中國科學家,只要有一個想法,也能馬上實現在太空做實驗的夢想。用他的話說:“做科研就要敢創新,過分求穩、過于追求成功率的做法,只會扼殺創新。”
正是敢于挑戰的精神,成就了鄧玉林的空間科學夢。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太空 生命密碼 天舟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