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特色產業擦亮城市“名片”
“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之都”、“中國有色金屬之鄉”、“中國銀都”、“微晶石墨之鄉”,郴州的眾多美稱無一不來源于本地特色有色金屬產業。2016年,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永久性落戶郴州,“開在礦井口的博覽會”成為郴州的又一城市“名片”。我們將辦好辦實每一屆礦博會,做優做大精品會展業,擦亮郴州這一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名片”。
第五屆礦博會已拉開帷幕,回顧往年,連續兩屆礦博會的舉行給郴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社會效應。
2015年,第三屆礦博會首次在郴州舉行,參觀人數達38萬人次,交易金額達16億元,吸引了全球85個國家、300多個國際展商參展。第四屆礦博會采取“1+4”的布展方式,展覽面積達13萬平方米,共設置國際標準展位2300個,其中國際展位達500多個,比第三屆增加了300多個;交易金額達17.6億元,比第三屆增加了1.6億元。第三屆、第四屆礦博會的圓滿成功受到廣大參展商的好評,其影響力直追美國圖森展、德國慕尼黑展,辦出了郴州水平、世界水準。
不僅如此,第三屆礦博會直接拉動郴州的酒店、餐飲、旅游、交通等消費達到3億元;第四屆礦博會共簽約項目16個,簽約總額達228億元。通過舉辦礦博會,還直接推動了郴州會展經濟、旅游經濟、開放型經濟協同發展,帶動了郴州礦物寶石、現代物流、健康養老養生等產業發展。同時,礦博會還激發郴州干部群眾創業創新的活力,凝聚了郴州改革發展的正能量,并向世界展示了郴州形象。
為擦亮這一城市“名片”,郴州也在不斷探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會展經濟中的運作支撐作用,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協會承辦、實體支撐、市場運作”的辦展模式,推動會展經濟市場化、電商化、國際化、產業化、實體化。在運作機制上,注重市場化,努力構建政府少花錢、企業多參與、群眾得實惠的多方共贏格局。在資源交易上,注重電商化,著力推動全球礦物寶石資源交易模式大轉變。在產業合作上,注重國際化,大力開展與美國圖森市、法國圣瑪麗市、南非金伯利市等國際礦產城市的合作。在節會成果上,注重實體化,強力推動會展與旅游、文化、體育、農業融合發展,做好“會展+”的文章。
郴州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支撐,明確發展有色金屬、旅游文化、精品會展和礦物寶石、生態綠色、石墨及新材料五大重點產業,出臺了促進寶石、石墨等產業轉型發展的具體措施,力爭到2020年,寶石產業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并以此帶動郴州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如今,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國際礦產資源交易中心、礦物寶石產業園、南方石墨提純等重大產業項目進展順利,21家企業進入全省有色金屬50強,有色金屬產業成為全市首個千億產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產業 郴州 礦博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