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黨派成員建言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不要祁同偉式人物"

2017年05月22日 10:34 | 作者:萬李娜 欒絮潔 李可 | 來源:團結網
分享到: 

民主黨派成員建言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不要祁同偉式人物,要心存公正與底線”



“功以才成,業(yè)由才廣。”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人才隊伍。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習近平總書記5月3日考察中國政法大學時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在民主黨派法制領域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建設符合我國實際的法學學科體系和教學體系,堅持德法并舉、德法交融,努力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法治人才。

“不培養(yǎng)祁同偉式精通法律、卻踐踏法律之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法學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法學知識水平,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采訪中,大家對此有強烈共鳴。民進會員、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栗崢認為,“立德樹人”為我們的法治人才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在培養(yǎng)專業(yè)素質的同時,不能忽視對法科學生個人品質的塑造。作為一名大學教師,要扮演好學生學術道路上領航員的角色,引導學生扣好第一顆扣子,幫助學生驅散學術道路中的迷霧。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劇照


“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是培養(yǎng)祁同偉式的精通法律、卻踐踏法律之人,而是真正心系法治昌明,心存公正與底線的法治人才。”栗崢結合熱門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角色祁同偉說到。

民革北京市委會副主委、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也表示,法學教育,要將法學知識的教育和傳授與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道德教育集中體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只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起來的法學人才,才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所需要的法學人才,才能真正為中國法治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和守法之中,通過法治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育和培養(yǎng)法治人才,使法學教育融入法治發(fā)展的全過程之中。”湯維建就法治人才的“道德教育”做了進一步闡述。

“有大志,做大事,不要老想當大官”

采訪中,大家認為總書記在考察中國政法大學時提到的法治人才培養(yǎng)問題非常關鍵和及時,這也是他們作為法學教育工作者長期思考和研究的一個問題。除了“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養(yǎng)還需要注意哪些關鍵問題,受訪對象也給出了他們的深刻思考。

湯維建認為,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要抓住幾個關鍵,首要的就是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之路。

民革中央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侯佳儒持同樣觀點。他說,合格的法治人才,首先應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應當牢牢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信念,立志獻身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事業(yè)。

“‘明法’絕不是知識層面的法條記憶或者做個法律匠,‘明法’要求堅定樹立規(guī)則意識,擁有正義情懷,樹立法治信仰,不能知法犯法,不能因為當前法制不健全的現實,以法律之名行傷害正義之實。”侯佳儒進一步說。

如何落實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中的德才并重呢?民革黨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何珊君就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三點建議: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要德才并重,就要重視司法人才的業(yè)務素質與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大學要擁有一批法律理論知識與教師職業(yè)道德兼?zhèn)涞慕處煟@是培養(yǎng)出合格法治人才的基礎與前提,也是大學的核心所在;我國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兩個重要機構,除了大學,另一個就是政法管理部門,也要肩負起全社會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之責,重視在一定的工作經歷以后,對人才的調整與培養(yǎng)。

“紙上的法、本本上的法律是死的,它要依靠人們的守法、司法主體的執(zhí)法行動才能使法律真正有效。所以,執(zhí)法者包括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及其它各種執(zhí)法主體,他們如何執(zhí)法直接關系到法律的生命與意義,尤其是法官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共識。”何珊君強調。

法治人才素質的核心就是實踐能力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踐,法治人才素質的核心就是實踐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

湯維建表示,要完善法學學科體系,改善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法學實踐教育,在實踐中學習法學知識。

“法治人才最終需服務于實踐,通過實踐活動,使得學生以實踐的要求為尺度衡量自身,改進不足,茁壯成才。”栗崢說他所在的中國政法大學就擁有多個實踐教學與科研機構,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并從實踐中不斷發(fā)現新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yōu)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這對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民革新泰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山東新泰華岳法律服務所主任李瑞紅表示,從政府到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都需要和高校密切合作、取長補短,把課堂上的法學知識轉化成為實踐中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律表達能力和對法律事實的探索能力。

九三學社重慶市委會委員、重慶市巴南區(qū)人民法院副院長劉秀榮認為,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才有生命力,現在一些為理論而理論的現象,就缺乏繼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法治教學和研究一定要深入法治工作一線,這些地方有豐富的研究、學習課題。(萬李娜 欒絮潔 李可)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法治 法學 培養(yǎng)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 午夜福利在线永久视频 | 久久男人精品女人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