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讀懂東方大國的絲路夢想
2013年9月7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禮堂,在這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提出“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來自東方大國的這一倡議,讓人類近現代史上沉寂已久的絲綢之路,迎來了破繭化蝶的歷史一刻。綿亙千年的絲綢之路有過太多的榮光,也經歷了太久的風沙掩埋,如今,它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凸顯在世界面前。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前夕,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推出了一部大型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度解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政治智慧與時代意義。如果簡要概括這部紀錄片的主旨,那就是:讓滿載輝煌又屢歷坎坷的絲綢之路迎來全新的生命旅程,是來自東方中國的追求和平發展的智慧推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探索,是歷史積淀與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謀求繁榮富強的共同選擇。
這部精心制作的紀錄片體現出四個特點。首先,它是對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呼應,具有深厚的歷史與時代內涵。紀錄片將精力集中在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深耕細作上,從歷史、現代、未來三個層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人類活動進行了一次全新梳理,以形象而生動的表達方式,詮釋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全新路標,凸顯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新絲路精神的重要意義。這些從絲綢之路數千年歷史規律中提煉而出的價值理念,是振興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可或缺的基石,將指引今天的人們去建設一個普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高效經濟帶,其巨大的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第二,以歷史視角與個人故事的有機結合,探尋絲路的巨大魅力,展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人類謀求和平發展的共同選擇。從亞歷山大東征與漢武帝通西域,實現古絲路真正意義上的全線貫通開始,一直到今天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偉藍圖與偉大實踐;從高山大漠間交通要道的艱難開鑿,到馬匹、絲綢、茶葉等種種物品的貿易流通,再到絲路上千錘百煉而出的商業理念……面對浩繁的資料與故事,這部紀錄片統籌兼顧,娓娓道來,對絲綢之路進行了整體觀照與細密爬梳,將宏大的歷史敘述與具體的人物命運熔于一爐,以歷史智慧與時代眼光,展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于人類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三,《絲綢之路經濟帶》并不止步于經濟層面的挖掘,而是充分重視展現不同民族與國家間的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本來就不局限于經濟層面,只有文化上互相尊重,充分交流,“民心相通”,才能讓“一帶一路”倡議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絲綢之路經濟帶》看準了這一點,給絲路上的文明交流以較大篇幅。無論是波斯人創造的坎兒井灌溉術,還是中國人創造的造紙術,無論是塔克西拉古城中屹立了兩千多年的犍陀羅風格佛陀造像,還是江布爾州里傳承了150年的東干族人的民間風俗,都在無聲地敘述著人類文明的傳奇。《絲綢之路經濟帶》以眾多例證,有力揭示了一條文明發展的規律:世界上偉大的文明,一直都是與其他社會互通有無的文明,而隨著絲路延展,東西方各自創造與擁有的科技文化成就,最終流轉成世界上全體民眾的共同精神財富,這種互通互惠所帶來的文明交流與碰撞,促使歐亞大陸實現了整體意義上的提升與進步。
最后,《絲綢之路經濟帶》體現出嚴謹的創作態度與自覺的藝術追求。縱觀8集紀錄片,從絲路命運開篇,到絲路復興收官,中間涵蓋貿易、交通、貨幣、商道、戰爭、文明六大部分,全方位、多層次展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前世今生。央視共派出8個攝制組,從亞洲到歐洲,行程30多萬公里,歷時一年半時間,實地采訪古絲路的不同線路,拍攝了絲路沿線13個國家和地區。其講述的故事、采訪的對象,囊括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普通居民、專業學者、政界人士,既有政策層面上的介紹,又有民間故事的探訪;既有歷史脈絡的勾勒,又有時代風云的呈現。相信即便是對絲綢之路缺乏了解的觀眾,在觀看這部紀錄片之后,也將對綿亙千年的絲路文明,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產生清晰、深入的了解。
今天,由中國倡導并推動實施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翻開人類歷史新的一頁;從世界東方出發的價值理念,將匯集越來越大的向上力量,在這條絲路經濟帶上綻放光彩——這是人們和平發展的共同夢想,是一個必將實現的宏偉藍圖,也是這部紀錄片帶給我們的最終結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絲路 絲綢之路 經濟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