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金融扶貧還應突破哪些瓶頸
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主要任務不再是簡單地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如何幫助貧困人口增加收入,這需要市場各要素各環節的參與。金融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如何增加金融供給,疏通融資渠道,尤為迫切。
現階段金融機構參與精準扶貧缺乏制度性安排,金融扶貧的主體責任不明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項目資金難以落地,扶貧政策性擔保和保險、風險補償機制缺乏影響金融機構的主動性,金融服務手段不足、扶貧產品過于單一,隱性風險增加,導致金融扶貧工作難以進一步深入。
應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精準扶貧模式。財政資金無法做到對貧困人口全覆蓋和持續扶貧,建議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辦法,將財政一次性使用的無償資金轉變為金融多次周轉使用的有借有還的信貸資金,支持精準扶貧和持續扶貧工作。引導和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勞動來脫貧致富,部分財政資金可專門用于貼息、免息、擔保、培訓及風險補償等。
進一步完善和明確金融扶貧的制度和政策。對扶貧貸款優惠利率和貸款期限做一個明確規定,對除異地搬遷、助學貸款金融政策外的扶貧政策進一步明確。在政策上明確基礎設施建設及基本公共服務類項目落地的政策和具體操作流程以及規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建議建立國家級的財政扶貧擔保機構和風險補償機構。金融扶貧最大的瓶頸是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的缺失,目前各地建立的擔保公司和風險補償機制規模小、能力弱,擔保范圍和風險補償范圍很小。建議建立國家級的扶貧擔保公司和風險補償機構,由省、市、縣財政部門直接履行扶貧擔保職能和風險補償職能。為幫助金融機構解決扶貧貸款損失的問題,建議適度提高參與金融扶貧的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撥備率,解決金融機構因發放扶貧貸款導致呆壞賬增加的損失。
還應充分調動金融機構扶貧積極性,建議由地方農村信用社專項履行金融扶貧職能。異地搬遷資金需求量巨大,可專責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作為國家戰略任務保證完成,而非目前的與地方政府協商性完成。農業生產有著獨特的規律性和風險不確定性,建議建立國家級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或者專責一家國家級的保險機構履行“三農”及扶貧保險職能,其保險資金來源可由國家財政承擔。加快貧困地區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創新金融扶貧的產品和服務,高標準選定金融支持項目。創新農村生產要素擔保方式,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試點,擴大擔保品范圍。加強銀行、保險、擔保機構的業務合作,形成三者之間的協同效應,充分發揮政府、市場、中介組織的作用,探索助農貸、助保貸、助貧貸等信貸產品,分散和緩釋信貸風險。考慮到大部分貧困地區生態脆弱的實際,要高標準選擇金融支持項目,走出既增強經濟實力、又保護好環境的綠色扶貧之路。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扶貧 金融 擔保 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