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五一勞動節隨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源于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的大力倡導,其彰顯禪宗對勞動的態度,即不勞動者不得食。
禪宗最明顯的特色就是:農禪并重,或農禪并舉,也可以稱農禪合一,為叢林本色。而農禪并重的核心要義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不僅是戒律規范,亦是生活方式;不僅是思想理念,亦是道德高度;不僅是修證方法,亦是信仰境界;更是中華民族勤勞、節儉、純樸精神在禪門的生動體現。因為農禪并重,禪宗與中國文化更融通融合了,更本土化中國化了。而這農禪并重的“農”字含義,即勞動之義。
趙樸初大德關于中國佛教有“一個思想,三個傳統”說,即“人間佛教思想”、“農禪并重、學術研究與國際交流傳統”,這是中國佛教的歷史進程與未來方向。其中,農禪并重是人間佛教的最根本體現。今天,我們堅持與引導宗教傳承與發展的中國化方向,其中,堅持與引導走人間佛教之路則是關鍵。可見,農禪并重思想及其實踐在昨天、今天與明天的中國佛教傳承與發展中扮演著多么重要的角色。
佛教講無常,自身命運也一樣,歷代有興衰。歷史上,也曾遭遇“法難”,遭受壓制與摧殘。但歷代“法難”,禪宗所受影響相對較小較少,這就因于農禪并重這傳承與發展大旗之佑。因為農禪并重,禪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給自足、豐衣足食,減少了對社會的依賴,減輕了對社會的負擔,更是促進了社會的經濟發展,物資豐富,宗教消費之余,節省下來的,還可以慈善布施方式改善地方百姓生活。還因勞作,身體力行,深刻體會,了知“粒米大如山”,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倡導實踐惜福理念。
有人以為,農禪并重只是禪宗為了適應社會而作出的妥協舉措,與宗教修行無關。其實,這是誤解。農禪并重既是佛教傳承與發展方略;如前所說,也是修證方法與信仰境界。
于禪門寺院,在弘揚與實踐農禪并重思想中,有項叢林制度,即“普請”,這普請也叫出坡。普請即普請大眾,上下合力,共同勞動。因為普請制度,所以,禪宗叢林,往往是叢林農莊化,禪修勞作一體化,這打通了禪修與勞作的隔墻,勞作即禪修,“搬柴送水無非佛事”、“舂米做飯正好參求”、“墾土誅茅運薪汲水,皆是道田也”,巧把塵勞作佛事。也就是,打通農禪即打通農作與禪修,即打通身心,使農禪并舉成為身心兼修。因為身心兼修,所以福德具足,所以天人合一,所以內外和諧。許多禪師因為農禪并舉,從而明心見性。如:布袋和尚,因為插秧而悟,作偈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智閑禪師因為聽到香嚴禪師除地時瓦礫擊竹的響聲,從而開悟,他作偈說: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該偈境界為溈山靈佑與仰山慧寂所驗證印可。
歷代禪僧在農禪并重上,不僅這么說了,也這么做了。如:東晉道安,赍徑入田,因息就覽。唐代普愿禪師,于池陽南泉山建庵,開墾荒山,辟為良田,達30年之久。唐代普光禪師,圍海建堤,填地造田,幾千余畝,名廣利莊,年收入千斛之多。宋代維溪禪師于福州長樂縣以九年時間截流12條小溪,筑堤801丈,灌溉農田40頃。不僅中國禪僧如此,外來禪僧也一樣,如:南朝罽賓國沙門曇摩蜜多,譯經之余,植柰千株,開園百畝。翻開中國佛教高僧傳記,我們常可見:黃蘗開田,溈山摘茶,石霜篩米,云嚴作鞋,臨濟栽松,仰山牧牛,雪峰蒸飯,云門擔米,玄沙砍柴等典故。
農禪并舉之路,中國佛教走了兩千多年,被歷史驗證,是符合中國教情,符合中國國情的。
禪宗走上農禪并重之路后,“天下禪宗,如風偃草”,有人說,天下名山僧占多,我說,天下名山僧建多。因為農禪并重,所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寺安僧,弘法利生了。今天,時空變化了,但世界、人類、社會、自然、佛教的根本性質沒有變化,農禪并重,還是我們佛教健康傳承與發展的大方向。雖然,這農字這禪字的內容形式更寬泛更廣義更豐富更多元了。
古語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衰,佛子有責。國盛教興。為莊嚴此國土,利樂眾有情,在舉世共度2017年五一勞動節之際,謹作此文,以為慶祝。
(作者系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建開元寺方丈)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佛教 中國 禪師 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