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楊弢:木漆器“航空母艦”一修十多年
原標題:成都文物修復師:木漆器“航空母艦”一修十多年
劉曉彬(右)與楊弢(左)正在清洗發掘出來的漆皮
等待修復的漆皮
“僅11.8米的船棺就足以開創歷史性的修復工作。”成都出土的漆器,一件的大小就能抵過湖南戰國漆器幾十件??蓜e小看這些漆器,在春秋戰國時期,都是皇室貴族才能享有。成都出土這么多“奢侈品”,與天府之國的富饒、經濟水平發達不可分。
水平之高
成都漆器代表了漢代用漆工藝的最高水平。“很多人在博物館看過這些漆器文物后都問是不是后來畫上的?!睏顝|替文物“叫屈”,“天地良心啊,紋飾本來就這么精美,想畫還畫不出來呢”。而在老官山漢墓中出土的醫學書簡則是一種知識水平的象征。
文化融合
在商業街船棺出土的漆器上,一個回龍紋與山東棗莊徐樓村出土青銅器上的紋飾相同。兩千多年前,跨越兩千多公里,“這說明在那個年代就有了文化交流?!睏顝|表示,蜀地本來就是一個文化中轉站,南亞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這里融合。
成都博物館內,素有鎮館之寶之稱的經穴漆人、醫學竹簡總是引來不少人注意,漆器上脈絡清晰的穴位,總是讓人難以置信?!笆遣皇羌俚呐丁?出土木漆器保護研究人員楊弢聽到過市民質疑的聲音,這倒是逗得他哈哈大笑,“不生氣,這說明巴蜀大地上出土的文物精美絕倫?!?/p>
穿越千年,重回博物館,不少文物都要經歷一個修復過程,文物修復師往往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楊弢和他的同事們每天都要面對一些“重癥”文物,日復一日地工作,讓文物恢復原貌。
木漆器中的“航空母艦”呼之欲出
走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準備“手術”的文物讓人眼花繚亂。其中,出土漆器最具巴蜀特色,修復起來也費時費力。出土漆木器修復師劉曉彬從裝滿蒸餾水的塑料盒中,取出樹皮一樣的東西?!斑@些是漆皮,胎已經脫落了?!眲员蛐稳葸@些文物跟嫩豆腐一樣脆弱,要將這些剝落的皮粘合起來,難度遠遠超過拼圖游戲。
在這些漆皮的旁邊,放著一些長方形木架,紋飾精美、朱顏未改,從龍紋上可以看出這件器物的尊貴。“這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榻,從商業街船棺中出土?!睏顝|告訴記者,這件文物,極有可能就是古蜀王使用過的,目前修復完成約百分之八十,正在進行最后的紋飾補全。
據他介紹,這件復合結構的木漆器,最長的部位超過3米,寬1.5米,高度有一人多高,修復完成后有八九立方米。“這將是國內最大的一件出土漆器?!睏顝|告訴記者,這個無異于漆器中“航空母艦”的東西,修復前后花了10多年。脫鹽就花了7年時間,脫水又花了5年。修復過程中,安排了四位修復師,一年半的時間就修復這么一件文物,“人少了不行,抬都沒法抬”。
繪色修復漆木器文物
巴蜀木漆器之大反映經濟發達程度
四川的木漆器以體積龐大蜚聲國內。“僅11.8米的船棺就足以開創歷史性的修復工作。”楊弢解釋說,成都出土的漆器,一件的大小就能抵過湖南戰國漆器幾十件??蓜e小看這些漆器,在春秋戰國時期,都是皇室貴族才能享有,有史料記載,一件漆器能換10個銅器。
“普通工人采漆,一天也就收集小酒盅那么多?!倍患崞魉⑵嵋宓绞椤3啥汲鐾吝@么多“奢侈品”,與天府之國的富饒、經濟水平發達不可分。
而在商業街船棺出土的漆器上,劉曉彬發現了一個回龍紋,這種紋飾在其他出土文物中鮮有出現,一直到看到山東棗莊徐樓村出土青銅器上的同樣紋飾,他才恍然大悟。這件銅器與東周時期的徐國有關,其青銅器上的龍紋一直與中原地區的紋飾大不相同。
兩千多年前,跨越兩千多公里,成都就與膠東半島的文物發生了聯系?!斑@說明在那個年代就有了文化交流?!睏顝|表示,蜀地本來就是一個文化中轉站,南亞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這里融合。
查看浸泡在水中的零散漆木器體積之大
成都漆器代表漢代用漆最高水平
楊弢是安徽人,實習期間就參與了老官山漢墓的發掘,后又參與經穴漆人的修復,這個木人在他保險柜待過足足待了三年,“每天第一件事就觀察它的變化”。
楊弢告訴記者,成都漆器代表了漢代用漆工藝的最高水平?!昂芏嗳嗽诓┪镳^看過這些漆器文物后都問是不是后來畫上的。”楊弢替文物“叫屈”,“天地良心啊,紋飾本來就這么精美,想畫還畫不出來呢”。
“這就說明當時成都經濟繁榮?!彼忉屨f,在老官山漢墓中,還出土了醫學書簡,“這還僅僅是一個富家子弟的墓穴”。醫學竹簡就是一種知識水平的象征,即使是?;韬钅怪械闹窈?也都只是一些記錄清單的作用。而出土的織機,也說明蜀錦制造業之發達。
在修復室中,楊弢介紹著用于文物修復的頂尖設備。這個修復中心,目前已經是全國市一級中最大的修復室?!斑€是小了點?!睏顝|指著滿屋子的文物說,隨著城市建設加快,考古發掘工作的推進,相信修復任務還會更重,將會有更多的文物被送進這個文物修復室來。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漆器 文物 修復 楊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