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絲路聯姻>人文聯通 人文聯通
美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親和劑和潤滑劑
作者: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院長 劉廣偉
在“一帶一路”落地生根的進程中,美食扮演著先遣使的重要角色。它是能夠聯結歷史、未來、旅游、經濟、貿易、外交、文化的七色彩虹,同時具有帶動消費、帶動就業、帶動進出口、帶動友誼、帶動民心相通五大作用。
“一帶一路”需要美食帶路。“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大家一起做和睦相處的好鄰居。好鄰居當然離不開美食這個傳遞友情的使者。在國際文化的交流中,總是具有親和力的文化先行,美食正好具備這個屬性。它不僅具有文化的親和力,還有極強的感染力。美食可以直通人心,可以給“一帶一路”沿線20億人民帶來愉悅、帶來健康,增加幸福指數。
美食帶路,聯結歷史源遠流長。我國曾有海上、陸上兩條絲綢之路。除了絲綢和瓷器,食物也一直是絲綢之路上交流的重要內容。張騫通西域,為我國帶來了胡椒、胡豆、胡蘿卜等食材;明代盛邊貿,我國又引進了番椒、番薯、番瓜等農作物。如今,這些引進的食物食材均對我國的農作物種植結構和飲食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從我國走出的茶葉、小麥等食物也同樣在潤物細無聲般地影響著沿線國家,充盈著他們的餐桌和飲食文化。“一帶一路”沿途8萬余家中餐館更是遍地開花,受到所在國人民的喜愛。
美食帶路,聯結未來通向和平。美食是國際交流的潤滑劑,是推動民心相通的親和劑,美食所具備的穿透力往往能直達民心。近些年來,很多國家都致力于對外輸出本國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并為此做了諸多嘗試,但是結果并不如人意,因為任何民族對于外來意識形態的傳入都要經歷長時間的磨合才能充分接納。但是食物則不同,食物的貿易性、文化性、親和性,讓人難以對其抵觸,因此各國之間的食物交流均能潛移默化地為人們所接受,并進一步對當地的經濟與文化產生作用和影響。無論是歷史還是未來,美食均在國際交流與溝通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先鋒作用。
美食帶路,聯結旅游帶動消費。旅游有六大要素之說,即吃、住、行、游、購、娛。很明顯,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吃”被放在了第一位。吃不僅是旅游的一大要素,也是旅游的一大資源。究其原因,除去一日三餐的必不可缺外,還因為“吃”即美食之旅,已成了當下相當一部分旅游愛好者尤其是年輕人出行的一大目的。地方風味美食兼具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雙重因素,中國的八大菜系各領風騷,繁多的異域美食同樣也能讓人流連忘返。美食對于游客具有的強大吸引力,有人總結說,旅游就是“一半美景,一半美食”。
美食帶路,聯結經濟帶動就業。美食及其相對應的餐飲行業對于城市的發展意義非凡,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它對于就業的貢獻。以美食為核心的餐飲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需求旺盛、崗位多、起點低、包容性強等特點,因此為各地的就業工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美食承載了龐大的就業群體,對于安置勞動力、提升社會就業率、維護社會穩定等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美食帶路,聯結貿易帶動進出口。食品貿易是國際經濟貿易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食物的貿易不僅豐富了沿線各國人民的餐桌,同時還帶動了進出口,為各國帶來了切實的經濟收益。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的糧食進口就已達5664萬噸。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至2018年中國的進口食品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元。窺一斑而知全貌,僅從中國的食物進出口貿易的數據就可看出,食物貿易在沿線各國貿易中的占比之重、規模之大。
美食帶路,聯結外交帶動友誼。我們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差異很大,因而要找到具有共性的文化突破點,美食外交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除增進友誼之外,美食在外交中還起到的化解僵局、增加話題的重要作用。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恩來總理密晤,協商尼克松總統訪華事宜。在談判陷入僵局時,周總理用北京烤鴨招待基辛格,一掃飯前緊張的會談氣氛。北京烤鴨還因此收獲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外交神器”。如今美食對于外交的影響已經不單單停留在國家層面,還在逐漸滲透到普通民眾之中。
美食帶路,聯結文化帶動民心相通。在“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五通”中,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通”的社會和民意基礎,而美食在民心相通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美食無國界,品味有共鳴,美食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是其他文化產品所望塵莫及的。“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政體不同,民族、文化亦不同,在如此多樣性和差異性的態勢中,美食無疑是一款最好的親和劑和潤滑劑。中餐現已成為世界接受度最廣的中國文化,如今海外的中餐館已發展到30萬家之多。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也走進中國,如面包、餅干、漢堡、披薩……都成了中國百姓的日常飲食。
美食在國際交流間的影響力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聯結著國與國,同時也能聯結起每一個人。美食文化必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可或缺的軟力量。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美食 一帶一路 親和劑 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