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文海煒:民革一場講座,解我十年疑惑
民革一場講座,解我十年疑惑——有感于民革優良傳統巡回第一講座
如近日的民革新聞所報道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于2017年4月21日在北京舉辦了“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民革優良傳統巡回講座第一講”。
接到會議通知時,我正在西安出差,當時既感到高興,又馬上被巡講題目激發了巨大的興趣。作為有14年黨齡的民革黨員,我期待著許多問題得到系統而權威的解答:
我們民革的初心是什么?
我們應該如何與中國共產黨攜手前進?
作為一個民革黨員在當下應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
民革的組織到底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
……
等等問題陸續有浮現在腦海中,我決定帶著疑問參會,希望帶著答案回來。
20號晚上我連夜返京。21號一早趕到會場,200多位黨內同志濟濟一堂,萬鄂湘主席、修福金副主席和傅惠民主委等領導準時就坐。巡講一開始,萬主席首先發言致辭,高屋建瓴,指出了傳承民革優良傳統的重要意義和核心要旨,隨后傅惠民主委的點睛歸納和修副主席近100分鐘的的深入講演。三位同志的發言,不由得讓人奮筆疾書,點頭稱是,讓我這個有著14年黨齡的老黨員深受啟發,感動不已,對我們民革也有了新的認識!
一、 民革優良傳統是在歷史中形成的
萬主席在開場致辭中就回答了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民革的初心就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這一點成為今天講座的基調,我特別同意并完全接受。尤其是閱讀了萬鄂湘主席在會議上推薦的金一南《百年滄桑——從東亞病夫到民族復興》和張維為《中國模式和西方模式相競爭》兩篇文章,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民革優良傳統的核心,“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地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攜手前進,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繼承和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發揮優勢,積極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這四點,是接受了歷史考驗,在歷史中形成。
我們黨,是革命的黨。在上世紀20年代,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國人民的革命遭到了背叛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通過三次武裝起義,宣告擔負起中國人民革命的重任。從此,宋慶齡、柳亞子、馮玉祥等繼承中山先生遺志的革命者,開始自覺圍繞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實踐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1948年元旦,中共建政前夕,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同盟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更是旗幟鮮明的合并到一起,確定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初心,作為參政黨之一,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之中。在民革近70年的發展中,民革與中共,“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以共同的政治基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沒有辜負民革作為中國革命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和捍衛者的使命。
二、 在新的歷史關口,要堅持歷史擔當
不忘合作初心,初心不改方得始終,但是如何繼續攜手前進?這是擺在民革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急需給每個黨員回答清!
修副主席從多個角度講解了這一問題,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修主席要求民革黨員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我特別同意這一點,民革黨員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對時局的把握和看法不能人云亦云,要在戰略思維的高點看問題。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中華民族的緊迫任務是求生存,求獨立,立足于現代世界,避免亡國滅種的命運。這一歷史任務,經過百余年的奮斗,最終由中國共產黨帶領革命的中國人民勝利完成了。現在,經過近70年的艱苦奮斗,我們不僅走出了民族命運的低谷,更是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在中華民族求獨立、求生存、求發展的百年歷程中,我們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諸位先賢和先進同志,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一路同行。在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關口的當下,作為一名民革黨員,我們一定要堅持戰略定力,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以初心為標準,在泛濫的互聯網信息中,保持清醒的戰略思維,要學會“審時,度勢, 悟道,謀局”,不斷接受黨的教育,堅持立場,忠誠于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
三、 得人為本,做好民革自身建設
關于修副主席談到的事業和職業問題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在當下,隨著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互聯網等因素的影響,年輕人尤其是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新時代年輕人,其生活方式愈加網絡化、娛樂化,沉迷于商業消費。青年,是時代的未來,青年的動態,需要我們從組織建設的角度持續關注。
我認為,要更全面的理解當代青年,首先要理解當代青年的父輩。作為父輩的50、60后,相對于80后、90后,青年時期生活物資匱乏,條件艱苦。但是,與物資匱乏對應的,是激情高昂的精神世界和理想主義的精神底色。是敢于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自己奮斗改寫自己和民族命運的堅韌品格和務實態度。正是務實態度和理想主義的復合,打造出了被稱之為“可怕的2.5代”的一代棟梁。
那么,80后、90后、乃至于00后,是否失去了父輩的精神底色呢?他們的精神底色又是什么呢?首先,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父輩為當代青年人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這意味著年輕人的消費必然包含一些揮霍的意味。同時,優渥的生活環境,使得當代年青人不再承受巨大的生存壓力,更有空間展現自我,實現自我。這種自由、自信、輕松隨意的心態,在互聯網上表現的更加明顯無疑。君不見,種花家、小粉紅絡繹不絕,共青團中央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天團”;表情包、顏文字、網絡小說,開始輸出歐美,引領互聯網文化潮流。毫無疑問,50后、60后積累的物質財富,加上80后、90后、00后的創造力,新的文化形態正在互聯網上成長。
但是,這種新的互聯網文化形態,依然缺乏文化自覺性和批判性。作為民革黨員,要接觸青年人,了解青年人,就必須主動接觸互聯網文化,了解互聯網文化,尊重80后、90后、00后作為互聯網文化主體的地位,與青年人一起辨偽存真,祛蕪取菁。最終,在互聯網中建立一方民革黨員的交流平臺,使得健全的家庭觀念,積極樂觀的生活方式,認真的工作態度,參與社會建設的意識,成為民革黨員平臺上自覺散發的正能量。“用才之基在儲才,儲才之要在育才”,幫助青年人成長,是做好民革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更是選拔培養優秀人才的前提,這些也是修副主席在講座中強調的,民革基層組織的建設如果不能正確把握方向,基層領導自身思想意識和能力建設如果不足,就會把組織活動搞得庸俗化小圈子化。只有繼承優良傳統,面向未來,面向基層,才能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建立更加堅固的基礎。我想,這也是民革優良傳統巡回系列講座的重要意義之所在。
四月的北京春意正濃,本次開春之講讓我受益很多,微言大義,久久難以忘懷。作為一名有著14年黨齡的老黨員,我要堅持初心,在新的時代,和本黨先進同志一起,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發揚民革歷史優良傳統,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而攜手共進!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民革 互聯網 講座 黨員 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