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 悅讀
觀察:80歲的新華書店,幾代中國人的閱讀記憶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上官云)在很多人的記憶里,大概會有這么一家書店:小時候放學了,先不回家,跑到書店里翻翻連環畫、看看寓言故事,書里的事情總是那么有趣。這就是新華書店。今年,它已經整整八十歲了。在八十年里,它穿過戰爭的硝煙,經歷了改革的浪潮……在新華書店的歷史中,有著中國幾代人共同的閱讀記憶。
劉一達就是一位常常光顧新華書店的“老北京”,也是一位作家。他出生于1954年,新華書店是常常光顧的地方。他說,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北京人買書主要就去新華書店,當時其他書店也幾乎沒有,只有外文書店和一些專營書店。
小時候,劉一達住在西單一帶的“劈柴胡同”,能夠記得的周圍就有至少三家新華書店。他上小學的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好,便常常在放學后跟著同學一塊兒到新華書店“蹭書”看。
當時的新華書店門臉不完全一樣,有的是老式木頭門,也有“上板門”。踩著高臺階走進去后,能看到柜臺,書都分類碼放在柜臺后頭,營業員穿著統一的工作服,戴著干干凈凈的藍色套袖,和氣地微笑著。柜臺上擺著一些樣書,或許還放著雞毛撣子,清理書上的灰塵。想要哪本書跟營業員招呼一聲,對方會很爽快的把書拿過來。合適了,開票、交錢。
“我們沒錢,拿到書就縮在柜臺底下看:跪著、趴著,坐著……營業員也從不高腔大嗓的指責,頂多是柔聲細氣問一句:小朋友,看完了嗎?要下班了。我們說謝謝阿姨,這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劉一達一邊說一邊笑,“大概人家也知道都是窮學生,買不起,特別寬容”。
就在1978年左右,伴隨著恢復高考、國內外一些名著也見諸市面,新華書店成了當時年輕人扎堆兒的地方。能夠“狂熱”到什么程度呢?書店上午九點開門,一群人不到七點就開始排隊,可能只是為了能買到一本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即便這樣,上的書也是很快脫銷。
趕上新華書店圖書缺貨,愛看書的小青年們就在新華書店附近,開始三三兩兩的換書,比如拿著一套四本的《戰爭與和平》,去換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劉一達就曾經抱著兩本俄羅斯作家的書,換了一本左拉的《娜娜》。更有甚者,就在新華書店一口氣買兩本同樣的書,等著跟別人換。
時間眨眼就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全民學習熱潮掀起,人們又開始排隊守在新華書店門口,買《許國璋英語》。幾年之后,光盤與磁帶盛行,大人帶著孩子往新華書店跑,要買書,也要買磁帶。劉一達說,開始賣這個東西,大概是新華書店的第一次轉型。
“后來新華書店走下坡路,加上城市改造,一些門市陸續關了張。但我要說,我仍然懷念以前的新華書店,覺得里邊有書香的感覺。那是片凈土。”劉一達回憶道。
另一位“60后”老張,同樣對新華書店懷有特殊的感情。他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圖書的品類越來越多,北京的新華書店常常有愛書的年輕人在里頭打轉,孩子們就奔著連環畫、故事書去,“喜歡同樣一本書、一類書的,往往還能輕聲細語聊上幾句”。
后來,有折扣書了,碰上品質高的經典著作,老張一次能買上幾本、十幾本,營業員就給拿繩子、塑料袋包好。現在的一些新型書店,老張偶爾進去看一眼,但并不太習慣,“我可能老了,還是更懷念以前在新華書店買書的日子”。
對于其中一些人來說,新華書店也是他們獲取更多知識、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80后”小劉出生在河北一個小縣城里,特別小的時候,縣里的新華書店圖書種類還不全,她就跑到市里去買書。
“市里靠近老客運站的地方,就有一家新華書店。那時候,簡直覺得書店里是車站附近最干凈、也最安靜的地方。我買過《紅樓夢》什么的,也買過五花八門的教輔。”有時候去市區逛商場、辦事,小劉也忘不了去新華書店轉一圈,“去一趟市里的新華書店,跟過節一樣隆重,特別開心。工作人員客氣得很,光看書不買書也不會趕你”。
是的,80年過去了,在很多中國人的讀書路上,幾乎都有一家新華書店。可能我們每個人會喜歡不同的類型的書,喜歡不同類別的知識,但那種關于新華書店的記憶,以及看書時最質樸的快樂,卻永遠不會隨著時間流逝掉。(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80歲 新華書店 閱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