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不斷拓展講好中國故事的渠道和平臺
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與央視有關負責人座談小記
在江蘇省東南部的千燈古鎮,有一條1500米長的石板街。街頭是明末清初一代宗師顧炎武的故居,他的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影響了無數人。街的中間,住著90歲高齡的老軍人沈振東一家。沈家三代從軍,成為古鎮里的一段佳話;古鎮的街尾,住著鎮上中心小學的退休教師周火生。從1994年起,他靠蹬三輪車一毛一毛地攢錢,資助了上千個大別山區的貧困孩子。
“顧炎武、沈振東、周火生,一條街上三個質樸的故事穿成了一條線。這一條清晰的文化傳承脈絡,貫穿了不同時代。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間,千燈古鎮上的人永遠不負國家,心懷天下。這樣的文脈,正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正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活力。”19日下午,在全國政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調研組與中央電視臺有關負責人召開的專題調研座談會上,中央電視臺《記住鄉愁》制片人王海濤在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中國故事后說道。
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傳統村落、古鎮為載體,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托,以鄉愁為情感基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通過梳理傳統村落、古鎮的歷史發展脈絡,深入挖掘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自2015年在央視開播以來,已經播出三季180集。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達到0.66%,較第二季的0.42%提升57%,相關內容全球網絡點擊量已達8億次。
“我想,古鎮鄉間那一口口清澈的源泉里流淌出的泉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傳承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著當代中國的進步,是我們必須堅守的精神高地,是我們保持文化自信的堅強基石。希望你們能繼續努力,在接下來的節目中,讓這股清泉一次次通過《記住鄉愁》,灌溉滋潤人們的心田,讓我們的文化永遠歷久彌新。也希望中央電視臺可以原創出更多這樣高質量的文化類欄目、故事類欄目,不斷拓展講好中國故事的渠道和平臺。”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胡振民說。
“我最喜歡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光明日報》曾經五評詩詞大會,我都把報道剪了下來,并且拍成圖片發給了我在香港的女兒。她很喜歡詩詞,她說等她的孩子大點了要把這個節目和這些詩詞告訴他,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傳承吧!”全國政協委員、八一電影制片廠文學策劃部創作策劃室一級編劇劉星說,好的文化需要好的平臺傳播,而以央視為代表的媒體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中應該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要不斷地創新、創優,出精品,不僅要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要講述近代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反思,這樣才能凸顯出中國文化的厚重,才能展現出二十一世紀應有的膽識、視野和氣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和民族文學研究所原聯合黨委書記包明德直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原主編艾克拜爾·米吉提關注的是新媒體快速發展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和影響。“當很多年輕人只看手機不看電視的今天,要想發揮好傳統媒體在講好中國故事過程中的渠道和平臺作用,就必須創新傳播方式,探索融媒體報道,形成文化傳播的合力。”
“可以說,中央電視臺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這個大課題面前,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也是任重道遠的,應切實提高隊伍素質,增強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給國家和人民持續交出滿意的答卷。”胡振民表示。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全國政協 央視 文化 調研 故事